沈丞躬身行了一礼,而后转身面向诸位大臣说道:
“蒙元那边既然并非真心要与大乾拼个玉石俱焚,那便还有商谈的余地。只要能说动他们,届时双方联手,是否有机会将鞑子的主力大军围困在边关之外……”
众人听闻此等设想,皆满脸惊愕地看向他。
蒙元与大乾可是有着百年的血海深仇,议和或许还有几分可能,可要携手合作去攻打满金,几乎是天方夜谭。
无别,辅车相依!
满金若亡,大乾接下来定会对蒙元虎视眈眈!
蒙元之人岂会愚笨至此,怎会行此蠢事?
沈丞轻抚着那寥寥无几的胡须,嘿嘿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透着几分阴森。
“蒙元自然不会真刀真枪地动手,其实大乾也无需如此。只需把这等可能宣扬出去,那么鞑子那边定会对蒙元心生戒备,进而分散精力。如此一来,我们不管是坚守防御,还是日后议和,都会轻松许多。”
众人顿时如梦初醒,心中暗忖这位老国公如今也是赞同议和的,只是手段别具一格。
兵部尚书康浩眉头一拧,刚要开口,便听得殿外传来紧急通报。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大捷!”
“宁东堡中一名百户,竟阵斩一名白摆牙喇,还俘获上百名女真骑兵,歼灭两百余名女真骑兵,连同一名将领也命丧当场!!”
边关大捷?!
所有人皆惊愕地望向冲进来跪地的传令官,就连雍和帝都惊得站起身来。
“念!”
兵部尚书康浩快步上前,一把从奏功司信使手中夺过文书,展开后匆匆扫了两眼,随即纵声大笑起来。
“辽东巡抚徐明善会同奏功司奏报……恳请陛下接纳臣下所献战俘!”
此言一出,满殿之人皆被惊得鸦雀无声。
靖国公沈丞眉头微蹙,双眼微微眯起。
贾珏?
从未听闻过此人!
这让他涌起一股极为不妙的回忆,当年那个贾代善亦是这般勇猛善战。
这贾珏同样姓贾,莫非……
开国一脉这边人数不少,但贾珍、贾赦皆不在场。
他二人只是虚衔爵位,除了皇家重大事务,无需参加朝会。
开国一脉的众人也面面相觑,不禁猜测这个贾珏是否也是贾家之人。
此时,兵部尚书康浩放声大笑:
“哈哈哈!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上天降下英杰辅佐陛下,足见陛下乃天命所归,受上天庇佑!每逢危难之际,必有英杰挺身而出!”
雍和帝此刻也缓过神来,内心霎时被狂喜所填满。
雍和帝暗自盘算着要给贾珏授予一个颇高的官职,以此施恩来收服贾珏,让他成为一位唯自己马首是瞻的孤臣,为自己尽心尽力。
同时,也借此激励和鼓舞辽东的将士们,只要立下战功,封妻荫子、加官进禄都不在话下!
此时又听闻康浩所言,心中愈发欣喜!
他当年登基称帝,可是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
而且还有兄弟子侄在暗处觊觎皇位,他心中怎会没有忧虑?!
如今康浩这番话虽说有阿谀奉承之嫌,但很多时候这些讨好之语也能当作利器!
雍和帝正欲开口言语,恰在此时,靖国公沈丞满脸笑意地朝着康浩问道:
“康尚书,不知这奏报里提及的千总贾珏是何许人也?怎么此前从未听闻过?”
康浩也怔了一下,随后思索片刻说道:
“本官忆起这贾珏似乎是各家送往边关戍守的子弟吧?当初还是宁国府威烈将军亲自呈上的名单,今年似乎才十五岁……”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十五岁便这般英勇?!
那些去戍边的不都是纨绔子弟么?!
端坐在龙椅上的雍和帝心中也猛地一紧,暗道莫非又是一个贾代善?!
别看贾家只是国公府,可却有两家!
而且初代东南西北四王府沉寂之后,一直都是贾家引领开国一脉!
如今开国一脉才没落不到三十年,难道又要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