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镇国世子:从被退婚到女帝夫君 > 第31章 皇帝上门(第1页)

第31章 皇帝上门(第1页)

算算时间,出门前精心制作的香皂也该完成皂化了。赵岩刚一迈进国公府的大门,便兴致勃勃地高声叫嚷起来:“红玉,有没有洗得香喷喷的呀,我回来啦!”

然而,红玉却站在正厅前,神色慌张,一个劲儿地冲他使着眼色。

赵岩可不管那么多,自家地盘,哪来那么多顾忌。他凑到红玉跟前,在她领口深深地嗅了嗅,脸上露出陶醉的笑容,赞道:“嗯,是兰花香!”说着便张开双臂,大大咧咧地抱了过去。

红玉忙一弯腰,躲开了他的拥抱,顺势指了指正厅内。

“我……”赵岩疑惑地探头朝厅内看了一眼,脸色瞬间一变,忙不迭地转身就想溜走。

可厅内早已传来威严的声音:“世子爷,难道连朕都不认识了?”

赵岩心叫倒霉,国公府竟来了位大人物,而且还是当今圣上——景安帝。

只见景安帝身着一身便装,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铁青,手中捏着两块香皂把玩着,眼神中的怒气几乎化形。

旁边站着的总管太监曹贤,一脸同情地提醒道:“赵世子,陛下都已经等了你整整一个时辰了,还不快来拜见!”

“呃,参见陛下!”赵岩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与景安帝见面。他心里明白,若是再不出现,这罪名可就从御前失仪上升到目无君上了。

景安帝将手中的香皂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怒喝:“赵世子?华隐先生?你真是好兴致啊!不是琢磨这些奇淫巧技,就是和府中的小侍女勾勾搭搭,心中可还有……朕这个皇帝?”

曹贤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陛下之前还满心期待地等着赵世子,心情一直不错,怎么赵世子一回来,就被一句话点着了火呢?

“赵世子,还不快认错!”曹贤再次提醒。

赵岩心中暗自腹诽:我早上可是帮了你大忙,这又是我家,你不声不响地就来了,我还一肚子意见呢,凭什么要我心中有你,还得认错?但嘴上却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我刚刚突然想起火上还搁着锅呢,正急着去看看,所以才一时失态。不过,我对陛下的敬仰,那可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景安帝明知道他说的是假话,却也没有再继续追究,说道:“曹贤,你先出去吧,我和赵世子有要事要谈。”

曹贤躬身领命,退了出去,临走前还偷偷给赵岩做了个“小心”的口型。

这老太监曾受过赵岩不少好处,虽然在这种场合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有这份心意,赵岩承他的情。

厅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赵岩偷偷望了景安帝一眼,暗自思量:这皇帝穿上龙袍,气质上差别很大,可换上便装,除了性别竟和龙七几乎一模一样。

“陛下,您真的没有双胞胎的姐妹吗?”赵岩在此问出这个问题。

“大胆!”景安帝一听,顿时又要发火。

赵岩犯起了嘀咕,觉得有必要找东济国的使者卜信山好好打探一下皇帝的隐秘。这皇帝在苏令面前显得毫无办法,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就动不动拍桌子瞪眼,把自己当成软柿子捏呢?

他清了清嗓子,赔笑道:“不瞒陛下,我认识一个女子,和陛下长得十分相像,所以才忍不住好奇。”

“是吗?”景安帝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八卦的神情,咬着嘴唇追问道:“她……是什么人?”

赵岩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她的来历,只是……当我看到她真容的时候……”他沉吟片刻,缓缓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景安帝喃喃自语着,脸上竟不自在地泛起了红晕,说话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你别站着了,这里又没有外人,过来坐下吧。其实,你今天在朝堂上帮了朕的大忙,朕抽空过来看看你,想和你说几句话。”

赵岩一阵疑惑:这皇帝莫不是有病吧?怎么突然之间变得扭扭捏捏的?难道就因为自己说他和龙七长得像,夸龙七就等于夸他了?不过,他也没客气,大大咧咧准备坐下。

景安帝转了转眼珠,又问道:“你……很想她?”

两个大男人在这里讨论什么想不想的,赵岩顿时坐不下去,起身跪地说道:“陛下,您给我赐婚的事儿能不能撤了?我已经和那位女子有了夫妻之实,你把公主赐婚给我,实在不合适。”关键是他早就打听过了,那琼华公主早就去世了,早朝上他就想提这事儿。

景安帝却埋怨道:“君无戏言,这婚可不能撤。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朕的皇妹说不定比你那位还要好呢。”

赵岩无语地捏捏额头,一个死去的公主,怎么比?他难得放下姿态,真心恳求:“陛下,您就当我配不上琼华公主,成吗?”

景安帝脸上露出一副自以为得计的表情:“所以你是故意和侍女打情骂俏,自污名声?”

“我有那闲心吗?”这话赵岩没敢说出口,只觉得这皇帝的脑袋是不是糊涂了?

“反正朕不同意,改天让琼华公主和你见一面,你再做决定。”景安帝得意地偷笑,那模样就像是把赵岩给狠狠捉弄到了。

赵岩瞪大了眼睛,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皇帝是在撒娇吗?听曹贤说皇帝不近女色,娶了皇后都当摆设,该不会是取向有问题吧?

景安帝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收敛起来,正色道:“朕这次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东济国的使者今天又来见朕,说他在大朔被人打了,竟然以此要挟大朔赔款,否则就要抬高盐价。”

这种国事,皇帝来和没有官职只有世子名头的赵岩商量,赵岩顿感莫名其妙。

另一方面,小小的东济国,和前世的某些国家还真是一个德行。不过,大朔人口众多,食盐确实是个大问题,很大一部分都要从东济国购买。

作为使者被打事件的亲历者,赵岩斩钉截铁说道:“谁打的他,就惩治谁,一定要严惩不贷!另外,还要查明他被揍的原因,写封国书给他们的皇帝,要个说法。如果他们的皇帝不配合,咱就不买他的盐!”

景安帝听了前半句,还点头表示同意,可听到后面,却有些不敢苟同了。

“那大朔的用盐问题怎么办?”景安帝担忧问道。

赵岩自信满满地继续:“那东济国还没有大朔的一个行省大,资源稀少,除了盐,连粮食都要从大朔购买,陛下您还怕他不成?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也有办法解决。”

其实,大朔地大物博,用盐完全可以实现自产自足,只不过是这年代的人不懂提炼方法罢了。比方说天上人间和国公府用的盐,就精细得多,还没有官盐的苦涩味道。

景安帝被他的一番话激起了雄心壮志,大声说道:“好!就这么办!你越来越让朕刮目相看了,你说朕封你做个什么官好呢?”

咱俩很熟吗?这也跟我商量?赵岩忙要推辞,当官有一大堆麻烦事儿,哪有挂着世子的名头来得潇洒自在。

偏巧,赵虎和一众侍卫这时赶了回来,还扯着嗓门大声喊道:“世子,库银都运回来了。”

“库银?”景安帝脸色骤变,再次拍了桌子,死死地盯着赵岩,怒喝道:“哪来的库银?你好大的胆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