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第37章 兄友弟恭(第2页)

第37章 兄友弟恭(第2页)

甚至在面对恶奴的欺压,即将失去仅有的土地时,全家都瞒着儿子,生怕影响他读书的心情。他们也没有去清风书院找林渊,心想儿子躲在书院里,总比回到家里受欺负要好。

李佑又说道:“伯父,伯母,林家欠的租子和利钱,今后都不用再还了。”

“真的?”林家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中满是惊喜与疑惑。

李佑解释道:“苏太公已然病逝,苏家如今自顾不暇,无暇来催租。而且,你们佃租的田亩,今后会被收为学田,山长答应多佃给你们几亩。”

林父听后,扑通一声跪下,对着李佑连连磕头,激动地说道:“多谢山长,多谢先生,多谢少爷。今后我们就是做牛做马,也一定要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谢谢,谢谢……”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磕头,呼啦啦跪了一地。

就连三岁的小屁孩林茂也跟着跪下,仿佛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李佑见林家男丁个个带伤,家中也被洗劫过,心中不忍。他没有阻拦林家众人磕头,而是留下一些铜钱,叫上苏如鹤、苏爽默默离开了。

林家人磕了好一会儿头,才发现三位少爷已经走了,地上还放着那散碎铜钱。

林父泪流满面,抹着眼泪说道:“好人啊,都是好人啊,今天可算是遇到贵人了!”

……

苏氏家族的内部纷争,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

主要是因为分出去的宗支太多,人心不齐,无法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且,附近的土地和生意,几乎都已被苏氏家族占据,再想扩张,就只能对同族下手了!

苏松年被气死的消息传出后,附近的族人纷纷趁机发难。

李佑来回的路上,已经目睹了好几场闹剧。

“不准动,这是我家老爷的田!”

“你家老爷?你家老爷都死了。你家夫人干的好事,丢尽了我们苏氏的脸面!”

“再敢扒田基,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不客气又怎样?抄家伙,揍他们!”

“……”

两伙家奴就在田边打了起来,原本属于苏松年家的田基,被族人们硬生生地扒掉,然后挪到了十几丈之外。

他们就是明抢,毫无廉耻之心。

苏松年死后,家中只剩孤儿寡母,几个女儿早已出嫁,此时不抢更待何时?

不仅如此,与苏松年血缘较近的侄儿、侄孙们,也纷纷上门讨债。他们声称当年老太爷(苏松年之父)分家不均,某某店铺该归自己,某某宅子该归他人,还说苏松年霸占了老太爷留下的名人字画。

张氏穿着一身丧服,带着儿子去祖宅哭诉,可族长却很“不巧”地生病了,对他们的遭遇不闻不问。

无奈之下,张氏又派人回娘家求救。她的兄弟们义愤填膺,率领上百家奴前来为她讨还公道。

然而,此举却激怒了苏氏家族的其他人:苏氏家族的内部事务,岂容外人插手?张家这分明是想抢夺苏氏的产业!

两族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已经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把知县郑乾搞得焦头烂额。

作为一县之主,遇到家产官司,本可以从中捞些好处。

可这次的苦主是苏氏和张氏,郑知县哪个都不敢得罪,无奈之下,郑知县也“生病”了,对这件事避而不谈。

两族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了械斗,还闹出了几条人命。

苏氏家族人多势众,张氏一族打不过,只好派人带着重礼,连夜赶往州府,向观察使衙门递状子。

观察使李大人很快就派了属下来到颍上。这位判官在收受了双方的厚礼后,只是草草询问了几句,便以需详查为由拖延。没几日,便借口州府有要务,匆匆返回。对外只说案情复杂,需多方查证,实则是拿人钱财,敷衍塞责。毕竟在这乱世,各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观察使大人也不愿轻易得罪任何一方。

原来,唐朝后期,地方行政以道为监察区,每道设观察使,掌考察州县官吏政绩,兼理民事,其权力颇大,类似东汉末年的州牧。地方上的纠纷,往往需要通过观察使衙门来裁决。但到了唐末,吏治腐败,许多官员贪财枉法,遇到豪强争斗,往往是收受贿赂后和稀泥,这也导致地方矛盾愈演愈烈。

清风书院内。

刘风满脸讥讽地说道:“大昭兄,这苏氏的门风,可真是让小弟大开眼界啊。”

苏皓居然还能笑得出来,说道:“闹吧,就让他们闹个够。反正已经烂透了,索性把丑事都抖出来,让外人看个清楚。”

刘风一愣,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苏皓摇头叹息道:“走吧,去找詹老弟一起读书。我算是看明白了,苏氏家族已经无药可救,我只能靠自己,看能否考中进士,跳出这个泥潭。闭关读书,发奋图强,三年后进京会试,要是落榜了,就捐个官做知县。”

于是,苏皓和胡梦泰便去找詹兆恒一同读书,研习诗赋策论。三人都志在科举,平日里互相切磋学问,探讨经史典籍,日子倒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特别是詹兆恒,虽然年仅十五岁,还未取得功名,但他对儒家经典见解深刻,诗赋文章更是信手拈来,才华远超苏皓和刘风。在当时,想要通过科举入仕极为艰难,需历经层层选拔。可詹兆恒才思敏捷、博闻强识,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若假以时日,他极有可能在州府的解试中崭露头角,进而奔赴长安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一旦高中,便能踏入仕途,光宗耀祖。

三人相互勉励,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过问家族中的那些纷繁杂事。

至于帮忙整顿清风书院,苏皓只需以苏家唯一举人的身份,在关键时候表明立场即可。如此一来,他便能轻轻松松地得到颍上县管仲镇的一家商铺,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回报。

PS:各位读者大大,本书一测失败了,成绩惨淡。和编辑大大聊了一下,建议我切书,重新开。作为小萌新第一次写小说,实在不想就这么放弃掉,准备单机写到完结,我编辑大大说了,大大人很好说话,鼓励我。各位读者放心,我会写下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