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父亲让他跟着大哥历练,也等于告诉他——从今以后不必再去大本堂念书了。
这一消息,无疑令朱棣感到振奋不已。
“殿下,您打听的消息已经回来了。”
在安慰了有些进步的朱棣之后,原本紧闭的房门忽然开启,一名相貌平凡却气质低调的人恭恭敬敬地踏入。
“老四啊,帮我把内容念一下吧。
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啊。
饭后总感觉疲惫得很!”
朱元璋看了一眼递上的锦衣卫密报,不动声色地挥了挥手,示意将它直接递给朱棣。
这看似随意的动作,实则透露出一份信任——否则如此重要的锦衣卫情报怎会落到朱棣手里?
“父亲,这只是有关凤阳近年的调查以及关于柳白的情况查询。”
朱棣接过情报后随手一瞄,目光瞬间凝滞。
他的表情由平静转为错愕:“这是真的吗?柳白是怎么做到的呢?太不可思议了!”
本倚靠在床上等候儿子诵读情报的朱元璋未曾料到迎接自己耳朵的是一片惊呼而非字正腔圆的奏文:“什么情况你倒是说清楚点!怎么就在那惊讶个没完没了?”
听到儿子语气里的震撼,朱元璋皱起了眉头,面容阴郁。
在他看来,这小子就是吊胃口来的。
“咳咳…父亲莫急啊,实在是儿子看到这事儿有点难以接受罢了。”
调整了下情绪后,朱棣才翻动那份薄薄的文件:“柳白,现任凤阳县令,六年前的大明首场恩科状元。
当初还是您钦点,第二月便赴任凤阳县令。”
“初上任那一年,他重拳打击周边的盗寇与城内恶霸和腐败官员,手段狠辣无情。
至今这六年间从未再有过强徒肆虐乡里的事件传出。”
“同一年里,带领百姓修缮水利工程,引入水源到城市和四周耕地。
并查抄数位擅自兼并土地的大户人家,将田产分给普通百姓。
因此深得民心…”
“第二年春,他主动走访周围郡县招徕商人进城兴业,开始实施以商业推动农业、以工业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
说到这里朱棣突然愣住:“诶,这个发展策略是什么意思啊,为何没有注解说明呢?”
正听得投入时被儿子这般突兀一问,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让这个蠢儿子来念报告还真是个错误决定!
“你就老老实实念吧,这么多疑问作甚?”
要是现在在皇宫,朱元璋早就用鞋底狠狠教训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去了。
“好啦好啦,父亲您别生气,生什么气啊,生气对身体不好。”
一看老爷子脸色要变,朱棣立刻像被踩到尾巴的小猫一样机灵起来,慌忙继续往下念去。
柳白推行的商人进城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许多商家在柳白的劝说下,纷纷前往凤阳安顿,为凤阳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次年,凤阳城内工厂林立。
众多百姓结束农活后进入这些工厂工作,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凤阳调整商业税收政策,虽然部分商家因此离开,但更多新商户不断入驻。
最终,凤阳上缴国库的税收比上一年激增三倍。
第三年时,凤阳开始扩建城区。
同年淮西遭遇旱灾,凤阳接收近两万灾民难民。
即便如此,凤阳当年税收较之前依然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