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儿子欲说还休的模样,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次凤阳之行,朱棣的转变非常明显。
在这种环境中,他仿佛一夜间就成熟了许多。
“咱们父子之间不需要如此拘谨,有话直说即可。”
朱元璋心中颇为喜悦。
儿子学会思考且有自己的见解,这是身为父亲最感到欣慰之处。
他们将来都是王爷、皇子,
有时一个决定可能牵涉无数百姓的生死。
所以越是居高临下的人,越要学会深思熟虑。
朱元璋很高兴看到这一点的展现。
“父亲,您看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提高退伍士兵的待遇,特别是那些因伤退役的士兵?他们为大明受伤流血。
然而许多退役士兵,如果没有朝廷的抚恤,连吃饭都有困难。”
“这些人用热血守护了江山,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付出了一切。
但到了无法继续征战的时候,却发现被遗忘。
父亲,我们可以仿照凤阳设立专门的场所接纳老兵么?”
“例如开办一些工坊,制作灯笼或者纸伞等东西。
由官方经营,雇请这些退役老兵做工。
赚钱并不是首要目的,关键是让他们有事情做,有收入来源,不至于感觉自己成了废物。”
“这样既服务百姓,又可以实现自我供给。
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同时让百姓受益。”
朱棣的话结束后,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一直注视着他。
面对父亲锐利的目光,朱棣竟莫名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对国事发表意见。
自己也吃不准这些话说得是否合理。
这想法是他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
“嗯……父亲,我是随便想想的。
如果父亲觉得不合适的话……”
面对久久未开口的父亲,朱棣心里终于没忍住泄气了。
他以为自己过于天真幼稚,带着落寞准备告退。
“老四啊!爹很开心,你真的成长了!”
成长了?
听到父亲满含赞许的声音,朱棣眼眶莫名泛红起来。
这话虽然不算特别大的表扬,
但对于朱棣而言,却是来自父亲的深切认可。
这件事对朱棣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等回到应天府,这些事务就交给你去和你大哥商量吧。
你也该多向他学习了。”
“儿臣明白了!”
听罢朱元璋这番话,朱棣的脸上立刻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