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 > 第102章 错把珍珠当鱼目(第1页)

第102章 错把珍珠当鱼目(第1页)

从淮安到陇西,这一路走走停停,锦初窝在飞霜怀中昏昏欲睡,脸上极少出现笑意,时不时盯着窗外呆。

沿途的景色再好,也提不起半分兴致。

终于,在第六天傍晚抵达了陇西。

和记忆里的街道一模一样,街边叫卖的小贩还是熟悉的脸庞,她脸上带着面纱,由飞霜撑着走了几步。

轻车熟路地朝着老宅方向走。

老宅大门紧闭,飞霜前去敲门,里面的人开了门,听说是姑娘回来了,二话不说将大门打开。

进了门,锦初的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鼻尖一红。

回到闺房,这里被打理得很好,还是她走时的模样,一个老嬷嬷站了出来:“姑娘去京城后,老奴就住下了,每天都来打扫,没想到还能等到姑娘回来的这一天。”

锦初微微笑:“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老爷在世时也没少帮老奴,老奴的大儿子得了一场重病,就是老爷派人抓了药。”老嬷嬷感激涕零,恨不得给锦初磕头。

父亲本就是个极好的人,见不惯苦难。

可惜,好人不长命。

闲聊几句,锦初问;“陇西可有父亲的传闻?”

老嬷嬷点头:“一个月前突然有人在陇西散布说什么老爷回来了,老奴到处打听,就有这么个影,压根没这回事,姑娘可是为了这事儿回来的?”

锦初叹了口气。

“主子赶路累了,嬷嬷先退下吧。”飞霜道。

老嬷嬷忙不迭应了。

飞霜看向锦初,一脸担忧,从淮安出来后殿下和主子就分开两辆马车,殿下也不知去哪了。

飞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锦初更是一个字都没有多问,侧过头对着飞霜说:“多派几个人打听打听。”

“是。”

接连三天,愣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虽然锦初心里早就有了预兆,可真正听见消息,还是有些难过,整日将自己困在了盛父生前的书房。

那里还摆着盛父曾用过的文房四宝。

书架上还有盛父亲笔摘抄的诗词,一笔一划,字迹是那么眼熟,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父亲握着她的手,教她学。

不知不觉外头黑了天,飞霜探过脑袋看了一眼里头,锦初趴在了书桌上已睡着了,她赶紧上前,忽然现锦初的脸呈现不自然的红晕,飞霜立即摸了摸锦初的额。

烫得吓人。

“主子!”飞霜慌了,将人扶到主房,又叫人去请大夫。

这一夜,锦初睡得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中还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她费劲地想要撑开眼,奈何眼皮就像是有千万斤沉。

姬承庭坐在榻上,眸光落在了锦初的脸上,神色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太子妃从淮安出来,情绪一直不佳,今儿又在书房呆了一整日,不吃不喝。”飞霜焦急道:“太子妃在大梵山吃斋三年,身子本就娇弱,如今忧思过重……”

言语间还有几分埋怨的意味。

姬承庭并未计较。

倒是长庆缩了缩脖子,有些心虚。

一碗又一碗的汤药根本灌不进去,姬承庭耐着性子,衣裳早就被锦初吐出来的药汁给浸湿。

“再去熬。”姬承庭冷声吩咐。

锦初紧闭着唇,一滴都喂不进去,姬承庭朝着几人使了个眼色,众人都退下。

姬承庭看向榻上熟睡的人,一向清冷的目光变得有些无奈,声音暗哑:“就这么躺着,盛家的仇谁来报,盛家还有那么多财产,白白便宜了旁人,岂不可惜?”

榻上的人睫羽颤了颤。

姬承庭将药碗放下:“锦初,三日后孤启程回京,你若想离开那座牢笼,孤许你留在陇西,给你自由,属于盛家公道,孤若不死,定会让真相公布于众。”

说罢,姬承庭站起身离开。

片刻后飞霜进来,低低的喊了声:“太子妃?”

锦初睁眼,挣扎起身,飞霜赶紧将人扶住,又用软枕抵在了后腰处,端起药一勺一勺,小心翼翼地喂着。

连续两日,锦初一天三顿药,顿顿不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