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若青莲,温柔小意,看起来温和亲善,没有什么攻击力。虽不知晓自家弟弟因何喜欢她,可毕竟人心所喜不同,只要她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并非心怀不轨之辈,其余的,不是很重要。
只要皇弟喜欢,那也就随他喜欢了。
时清欢随着萧翎胥一同向萧冠清行礼。
在自家弟弟和弟媳面前,萧冠清没了往日的严肃和威严,倒是有几分身为兄长的慈和之意:“免礼。”
“都是一家人,这些虚礼就没有必要了。”他看着他们:“皇后感染风寒,身子有些不舒坦,无法前来。不过,给陵王妃的礼物还是有的。”
他话音刚落,就有个太监走上前,将一个木匣子递给时清欢。
时清欢接住,继而行礼道谢:“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
萧冠清道:“小小礼物,无需客气。”
说着,他看向萧翎胥:“皇弟,虽说你昨日才新婚,可京中要事不少,事关朝堂,不能耽搁太久,稍微歇息两日就差不多了。”
萧翎胥拱手:“臣弟明白,请皇兄放心。
听他们言语,时清欢悄悄地瞥了眼身侧的萧翎胥。看样子,接下来一段时间,萧翎胥会很忙。
不过算算日子,再有一月就是年末了,这个时候忙也挺正常的。
离开皇宫后,时清欢心下暗暗松了口气。
萧翎胥看向她:“你很紧张?”
时清欢坦然:“时隔几年再回皇宫,自然是紧张的。”
何况,那时候她还是私逃出宫,即使太后娘娘说过不追究,可心里因此生出的那些情绪,还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走出皇宫了,她也放心下来,情绪慢慢恢复至平稳。
萧翎胥将时清欢的手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皇宫,以后少来就是。一般情况下,若非母后召见,你应该不需要进宫的。”
“若是有什么宴会,我会陪你一起来的。不必担忧。”
时清欢望着他,眼神微微闪烁着。
在他认真目光注视下,她露出笑来,随之轻轻点了下头:“知道了。”
第47章四十七凉!
成亲后的几日,诸事太平,生活惬意悠闲。
念念和大虎照常跟着云先生上课学习,萧翎胥开始去忙皇帝陛下交代给他的差事,时清欢在家中无事,找到王府后厨的厨子要学做菜。
平日里念念、大虎和萧翎胥爱吃的菜式,以及各种京城特色的糕点,她都学。
她学的很快,几乎厨子教一遍后,她就能将所有步骤记住,然后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成品也不错,虽不说十成十的好,可七八成的美味还是有的。
一连多日,时清欢想学的都学了,厨子也没有别的可以教她。
闲暇时,厨子还感慨,要是他带出来的徒弟能有王妃这般认真仔细的态度,想必也能如她一样学的如此之快,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只管将自己会的教出去就行。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时清欢那样的真诚求学的态度。
厨艺学过后,时清欢休息了两日,之后又开始无聊。
见京城已入冬,天气逐渐寒冷,想着要给念念和大虎缝制几件冬衣,结果刚准备去买合适的布匹,管家葛一鸿就带着人将一批绣女们精心绣制好的冬衣送来,让时清欢挑选其中适合念念和大虎的。
时清欢有点意外与无奈,可这衣裳已经做好送来,也不能不要。
绣女们做的冬衣,做工的确比她精致不少,布匹面料柔软顺滑,内里添置两层细绒,摸起来很暖和。
时清欢给念念和大虎各选了三身冬衣,都是他们会喜欢的样式。
葛一鸿又道:“王妃,您和殿下的冬衣正在赶制,不知您可有什么要求?”
时清欢想了想:“素净些就好,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葛一鸿笑着:“明白了。”
他们四人的冬衣已有绣女缝制,时清欢想来打发时间的事没得做,忽然间陷入沉思。
片刻后,她起身去到书架前,从中选出两本书,坐下后随意翻看。
其中有一卷写的是木雕的制作与技艺,文字介绍详细,还有附图解释,她起了些兴趣,找来木头想要尝试自己雕刻个小物件。
只不过找来的木头似乎不怎么合适,又或者是她对此除去文字上的介绍其余毫无经验,一开始就失败了。这种需要技巧且初次尝试的事,还真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将桌面的木屑清理到一旁。
秋蓉见她忧愁的样子,出声建议:“王妃,您若是想学木雕,不如去城东的成记木雕铺找成师傅学学吧,他做的木雕在京城也是排的上号的。”
时清欢想了想,觉得秋蓉说的在理,自己这样自顾自的鼓捣从没学过的东西,还不知得到何时才能自己琢磨透,倒不如找个经验老道的师傅跟着学,说不定就跟学做菜一样,很快就能学会。
于是她点头:“好,麻烦你带路。”
秋蓉笑着:“王妃客气,您想去,奴婢自是要为您带路的。”
出门前,时清欢被寒风拂面而过。今日有些冷,她让厨房那边准备银耳酒酿圆子,炖好后送到念念和大虎那边去,给他们喝了驱寒、暖暖身体。
之后时清欢乘坐马车来到城东。
下马车时,她抬头看了眼店铺门上挂着的招牌,就是刻着“成记木雕铺”五个字的木匾,和周边店铺相比,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