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莳道:“多来些。”
热水是现成的。
因为今天晚上本就组织了许多男仆守门,饭食、热水都是备好管够的。
当即便装了一木桶,盖上盖子。
盖子上有卡扣,卡住便不会开。
提手上绑好了粗麻绳,另外架了梯子,使健壮男仆提到墙头。
刚才那机灵男仆也上去,喊话:“军爷,家里规矩,夜里不敢开门,拿绳子给军爷吊下去。
军爷退后点,别溅出来烫着了。”
下面那人道:“好嘞。”
然后看到墙头用绳子吊下来一个大桶。
“嚯!”
好大一桶。
是户大方的人家。
“谢啦。”
那人解了绳子,提着热水桶走了。
远远的,能听见他的声音在街上回荡:“有热水了!”
那边远远传来许多人的回应。
“热水?”
“哪来的?”
“行啊你。”
“快给老子来一口,冷死你爷爷了。”
头盔脱下来翻转就是饭碗了,当然也可以用来喝水。
听说有了热水大家都跑过来。
太冷了啊,谁不想喝口热的。
“哪来的?”
“那户人家给的。”
这个路口向里,到下一个路口,其实就这么一户人家。
门口有箱形带狮子的门当石,是文官之家。
热水分完了,兄弟们多少都喝了几口,肠胃里暖和了不少。
那人提着桶去还捅。
绳子还在那呢,系上就行了:“好嘞,拉上去吧。”
他道:“多谢了,兄弟。”
等待的这段时间,殷莳已经和男仆沟通过,男仆已经知道要说什么。
“家主人让问,早上还在吗?若还在,给你们烧一锅热汤。
京军营的兄弟们实在辛苦啊。”
那人砸吧砸吧嘴,在这寒冷的夜里实在抵挡不住“热汤”
两个字。
“府上什么人家啊?”
就等他这句呢,男仆道:“我们家大人是通政司右通政沈大人。
我们家公子在翰林院如今是翰林侍讲,我们公子是今科的探花郎。”
“噢!”
京城官员多如牛毛,什么左通政右通政,并不认识。
但是小沈探花知道呀!
“原来是小沈探花家啊。”
儿子比老子名气大。
“军爷,我们家大人和翰林今天都没回来。
随人们也没回来。
想问问,明天能不能回得来?若不能,能不能给他们送些食水过去?”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那人道:“明天的事还不知道,今天晚上不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