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后世的神话中,老子的表现再淡然,再无为,他所认识的都是眼前的老子,也许证道后,太清会真正如天道般淡漠,可从之前两个马甲与对方的相处看,如今的太清内心绝不是死水般的沉寂。
甚至,说句自大的话,楚虚觉得历史上的太清便是走歪了道路。
三尸证道之法,以第三尸为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斩却自我之尸,方能认识真正的自我。
老子在最后因功德证道缺失了一步,沦为天道傀儡,元始尚且会为门下弟子护短,通天也会在封神中尽显喜怒哀乐,只有老子,明明是六圣之首,却如同一个背景板,只会袖手旁观,如何是太清应有之意?
老子对二位弟弟的爱护不假,对三清正统之名也并非全无在意,楚虚敢确定,若证道之后的太清,当真是如今的老子,封神绝不会是那般结局,西游兴佛,也不可能那么容易。
所以,他这番话是说给自己的老子,也是说给历史中的太清,那个眼睁睁看着三弟被封印、道门气运散尽的太清。
若太清有情,当海沸江翻。
水乃世间至柔,却也能以柔克刚!
老子听完后内心究竟作何想楚虚不知,但他知道,从对方周身的气息看,自己的一番话没有白说。
其实,若不是身份所限,他能说得更多,效果也能更好,如今浅浅撩拨,不知道能起多少作用。
只是,哪怕他想乘胜追击,看老子的模样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再聊了,估计是要好好想想,而身为徒弟,就是这点儿麻烦,师尊闭嘴,自己不可能再哔哩哔哩。
待楚虚退出去,八景宫重新恢复宁静。
倏地,一道黑色身影不知何时显现,坐于楚虚刚才的位置,从殿门射进来的光线为他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本体的复制。
“搞了半天,还不如自己徒儿,这要传出去要笑掉众人大牙吧,哈哈。”
太玄抚掌道,嘲弄的目光盯着老子,就等他面上露出愠色。
然而,老子睫毛低垂若有所思,根本不理会他。
对于恶尸来讲,无视比什么都可怕,太玄一个俯身,头探到了老子眼皮子地上,四目相对,微愣:“你隔绝了我?”
一般来说,本尊与三尸之间只要离得够近,念头都是完全互通的,只有本尊才能主动隔绝。
不过老子很少做此类事情,哪怕恶尸经常嘲讽他、引诱他,他都只当历练心境,全视作耳旁风。
而今他主动放恶尸出来,却阻隔了对方获取自己的念头,在太玄看来,简直稀奇。
恶尸不爱遮掩,所以,他好奇,就直接问,反正都是自己,还能把他怎样不成。
老子不语,只是盯着太玄,太玄皱眉,对方的目光是从未有过的陌生,仿佛重新审视自己一般。
这可真奇怪,他自本尊中诞生,一应尽在本尊掌握,莫非还有何本尊不知晓的地方?
然而,对于现在的老子来说,善恶之尸于他确实是陌生。
楚虚没想到,自己原本打算引出老子第三尸的一番话,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竟令老子疑到了自己的前两尸身上。
两个马甲,千年相处,他把自己比喻为落入河底的泥沙,可就算是泥沙,也会抬高河道,如何丁点儿改变都没有呢。
在老子的生命中,似乎有一只神秘的大手,随时拨乱反正,引着他按计划的河道流淌,无论多少存在冲入河中,终究都在淹没在时光之下。
明明小黑去世,他便下定决心要有所更改,等到螣蛇出现,却好似又回到了曾经模样。
这可以说是他心性修为始终如一,可是,若他自己所欲之改变,依旧被回到原点,那还是他真实的心性吗?
之前老子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万年都这般过来了,从未有人莽撞闯入这条平静的河流中,短短千年,似乎不足以发生本质的改变。
然而,待他仔细回想,仿佛每一次重回原点,都是在斩尸之后,就像每一尸都在加固两岸的堤坝。
如若这是正常的,也许他永远不会反应过来,可是,他的第三尸,却要他冲出河岸。
直到这时,老子方察觉了自己这条河流的问题。
他的确不曾流连岸边的风景,可是他也绝不愿意被某些东西禁锢在对方规划好的路线中!
善尸拙于言词,不曾给他丝毫提示,恶尸却总是隐隐挑拨。
也许,太玄比自己更早察觉到这股恶念吧……
*
作者有话要说:
封神中元始和通天作对还可以说因为下面的弟子掺和,为了护短,老子就真想不通啊,你哪怕两边说和一下呢,身为老大不就是应该干这种活吗。
感觉老子被天道同化得厉害,几乎成天道傀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