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o5年联合政府突然和仙王座V354恒星系中的一座开拓前进哨站失去了联络。
七个小时后,距离最近的新拓殖民地,远步星遭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未知外星舰队的攻击。
这是人类与克罗瑟人的初次接触,亦是第一次克罗瑟战争的原爆点。
公元34o7年在连续攻占了数个外围人类殖民地后,克罗瑟舰队在阿奎利安星系中被迫停下了步伐。
多半来自于靖明星移民后代的阿奎利安人以极为顽强的防守牢牢顶住了克罗瑟舰队主力的大举进攻,在为期八个月的漫长防守战中始终维持着轨道防线未被攻破。
阿奎利安星系防御军至此拥有了“铁壁”之名。
公元3412年两个对彼此都十分不熟悉的对手在经历了七年你来我往的较量之后,联合防御军终于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导权,最终将所有入侵人类领域的克罗瑟舰队尽数歼灭或是击溃驱离,第一次克罗瑟战争到此结束,但从今往后的五个世纪里,人类与克罗瑟人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过。
公元35o8年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不下数十次小规模的战争,并对彼此逐渐熟悉起来之后,克罗瑟战争领主会议动了第二次对人类的全面战争。
公元3513年由于在第二次阿奎利安星系会战中再度惨败于联合军与阿奎利安星系防御军之手,愤怒而情绪失控的克罗瑟战争领主会议战帅瓦拉赫铎·赫鲁铎在占领的人类殖民地奥克塔希斯四号上对人类移民大肆屠杀泄愤,造成了过两千万人类丧生。
公元3516年克罗瑟军队再次全线溃败,克罗瑟战帅瓦拉赫铎·赫鲁铎的座舰被联合军击沉,被双方认定当场阵亡。
联合太空海军星际舰队随后攻入克罗瑟人的星域,对五个人口与设施极为密集的克罗瑟要塞行星进行了无差别轨道轰炸,作为对奥克塔希斯四号大屠杀的报复行动。
第二次克罗瑟战争在联合军撤出克罗瑟星域后宣告结束,此战对双方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然而克罗瑟人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个在星际征服史上一贯常胜的好战物种是度连续两次惨败于同一个异星文明之手,战争领主会议对于同人类的战争本身的意见生了严重的分裂与争执,克罗瑟军阀们至此陷入了一场长达两百多年的内战,其间再未有过由战争领主会议统一向人类起的全面战争。
公元36o2年联合政府与瑞姆森王国在同外星文明的交流中开始获知了一些奇怪的传闻,在一个远离人类开拓方向,相隔诸多外星文明领域的未知星域边界上,出现了一支极为强大的舰队,他们宣称要征服已知宇宙中的一切文明,传言已有多个外星文明遭到了攻击,而一些信息表明,这群攻击者的生物学描述特征似乎和人类高度相符,相似度甚至过了雅灵人。
公元36o9年已知宇宙中的人类终于同这群征服者生了接触,他们自称为“维尔曼人”,是一支流散的瑞姆森王国早期开拓时代的失落移民的后代。
他们因为未知的原因来到了一个比瑞姆森王国所处位置还要更加遥远的星域,在那里他们接受了某种外星文明的遗产,几乎举族陷入了一种狂热的外星宗教崇拜,并且全族获得了某种生物学层面上的较大幅度改造,使得他们全员拥有大幅高于普通人类的生物学机能,并且可以稳定遗传,在事实上已经分化为了人类的一个新亚种。
同时,维尔曼人通过外星文明遗产打造出了一支整个已知宇宙中史无前例的无敌舰队,他们以数艘巨型王座母舰为核心,遵照某种教义摧毁了自己原先定居了多个世纪的维尔曼行星,接着对已知宇宙中的所有文明,包括自己原本的同胞,起了一场“圣战”。
维尔曼战争就此爆。
公元361o年与瑞姆森王国交战多个世纪的庞大外星文明赖洛撒根帝国被迫宣布与瑞姆森签订停战协议——大半个已知宇宙中的文明此时都在维尔曼圣战者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联合政府与瑞姆森王国同时开始全力备战,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战争动员准备状态。
公元3612年开阳宫项目组再次取得新进展,一种人工生物腺体技术被正式投入应用,通过配合有此技术参与的一种新共生原胞调整强化方案,联合军将可以把数量更多的一部分共生原胞适应性未达到碎星者受术水准的人类个体强化到稍逊于碎星者的水准,这样的强化个人士兵被统一称为乙类级士兵。
乙类级士兵项目被联合军立刻火线启用,迅组建起了数个规模大于碎星者的乙类级士兵部队。
公元3615年洛铎星战役爆,人类两国,与过十余个外星文明的联军在此役中被维尔曼圣战军彻底击溃,已知宇宙文明的临时联军遭遇惨败。
不过,维尔曼人的一艘巨型王座母舰在此役中被击沉,维尔曼圣战军亦遭受了不轻的战损,这使得他们之后的攻势虽然同样凶猛,但不再像先前一样那么迅猛和难以阻挡。
公元362o年瑞姆森主星沦陷,瑞姆森王室与军政机关紧急迁移至川铎,此时瑞姆森王国过半数的殖民地已经被维尔曼圣战军攻占,联合政府治下的殖民地亦有近百个正在遭受维尔曼人的攻击,维尔曼人自洛铎星战役后亦开始在宇宙中使用各种方法强征普通人类作为仆从军。
联合政府正式宣布进入最高等级的全民紧急总动员状态,该状态将赋予联合军在自治殖民地临时实行征召义务兵役的权力,这也是联合政府历史上唯一一次使用该等级的军事动员。
公元3622年川铎战役爆,联合军与瑞姆森王国联军在此役中以堪称奇迹的表现实现了绝地反击,维尔曼圣战军的至高王座母舰被击毁,维尔曼至高先知君王沃寇·马歇尔于此役中被阵斩。
这两大奇迹战果主要归功于联合太空海军都防御集群司令郑子维大将,以及零号特种作战群司令,传奇碎星者赵玄铭少将。
公元3623年维尔曼圣战军开始全面溃退,各个维尔曼将领与宗教领袖之间亦开始为至高先知君王继承权争夺而相互攻伐,联合军、瑞姆森王国军以及各个盟友外星文明军队同时开始大规模地收复失地。
公元3625年最后一支维尔曼圣战军主力在七角河星系被联合防御军歼灭,维尔曼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幸存的维尔曼人分裂为数个不同的派系,一部分彻底放弃原有的文化与宗教信仰,向联合政府投降,他们尝试重新回归主流人类社会的世俗生活,但在之后的数百年里始终受到主流人类社会的歧视。
一小群极端狂信派隐入地下,躲藏在银河系中的未知角落谋划着未知的阴谋。
最后还有一部分维尔曼人拥抱了一种古老的非主流传统,这是一种与原先的维尔曼圣战宗教迥异的原始宗教文化,在维尔曼人继承外星文明遗产的早期曾经在部分维尔曼人中流行过,他们在宇宙中以类似佣兵氏族的形式四处流浪,主要活动于中立星域。
公元3788年在经历长达两百余年的“神圣纷争”之后,克罗瑟军阀们再度在战争领主会议上齐聚一堂,停止了彼此之间的攻伐。
战争领主会议推选出了新的战帅,统一的克罗瑟大军再度向人类的领域大举进兵,直扑让战争领主们两度折戟的阿奎利安星系。
而联合政府治下的人类在享受了一个半世纪的“戒备和平”后,终于再度迎来了一场大战——人类与克罗瑟人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全面战争。
公元38o3年在围绕阿奎利安星系为中心,向周边延展出去的过上百个不同的恒星系中进行了过十五年的漫长拉锯战之后,克罗瑟人再度铩羽而归。
第三次克罗瑟战争是两族之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全面战争,亦被认为是联合军最为“惨胜”的一次。
克罗瑟人在此役中的战术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许多战场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最终还是败在了阿奎利安星系的大舰队决战之中。
公元3889年克罗瑟人第四次向人类动全面战争,这一次它们颇为令人意外地绕过了阿奎利安星系,尝试从其他方向上进攻人类的殖民星域,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战果。
公元3893年时任零号联合特种作战群行动营营长的传奇碎星者姚宇平上校在鲸鱼座凯雷尔星系的一次特种作战中以惊人的战术灵感对偶然现的克罗瑟人旗舰动了一次斩行动,姚宇平上校本人在该行动中亲手击毙了时任克罗瑟战帅加西戈果·撒赫鲁铎并消灭了整个随船军官武士团。
这次行动直接导致了克罗瑟人整场战役布置的崩溃,群龙无的克罗瑟军阀们最终很快各自退出了战争,第四次克罗瑟战争由此被提前终结。
公元392o年心有不甘的克罗瑟人在重新推选出战帅后再度对人类起全面战争,克罗瑟军阀卡赫喀瑟·瓦勒陀对人类的外围殖民地玄远星起突袭,并在击败防守舰队和轨道防御系统后,不由分说地直接对玄远星地表动了一次轨道轰炸,六百万人类移民丧生。
公元3923年战略布置的严重失误让这一次战争成为了克罗瑟人与人类的五次全面战争中溃败得最快的一次,参战舰队损失了八到九成的有生兵力,卡赫喀瑟·瓦勒陀被碎星者部队生擒。
人类将之带回玄远星,进行了一次象征性的军事法庭审判,将这个外星军阀判决为战犯,在玄远星上用专门为它制造的特殊刑具将它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