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见有鱼贩子走进来,先把马灯摘了下来,迎了上去。
鱼贩子眼见来人是林斌,顿时皱起了眉头,他常年在渔港收鱼,虽然不是白沙坡的人,但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他早就听说过林斌的德行,整天游手好闲,就知道赌的废物,今天挂起马灯,难不成是打到鱼了?
“你要卖鱼?”
鱼贩子看着面前的林斌,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林斌压低了声音:“刚打了一船大黄鱼,要三更雨!”
三更雨是黑话,表示他有货要加急处理。
鱼贩子眉头皱的更紧了:“我在渔港一个月都没见到大黄鱼了,你能打上来大黄鱼?”
林斌见鱼贩子不信,让旁边让了一步,指了指身后的甲板。
“你自己去看!”
鱼贩子看着船的甲板上,黑黢黢的一堆东西,眨巴了下眼睛。
他径直走了过去,到了近前一看,好悬没一屁股坐在甲板上!
“我的乖乖,这,这么多大黄鱼……”
“都是你打的?”
鱼贩子倒吸了一口凉气,满脸诧异的看向林斌。
今天要是个老渔民,他都不至于这么震撼,可对方偏偏是林斌。
白沙坡有名的二流子。
这么个二流子,竟然能打上来了几百斤大黄鱼?
要不是亲眼所见,就算打死他,他也不敢相信!
林斌抱着膀子笑道:“不是我打的,难不成是你送的?”
“时间不早了,赶紧验货,验完货好开价!”
鱼贩子点了点头,从口袋里取出一盒火柴和一小节海柳木。
林斌见状微微眯了下眼睛。
这年头的渔港,主要的验货手法就两种。
一种叫海柳木刺眼法,这个海柳木可不是木头,而是一种珊瑚,学名叫黑珊瑚,外形酷似柳树,俗称海柳木。
鱼贩子用海柳木刺入鱼的眼睛,拔出后观察上面有没有浑浊体液。
没有浑浊体液,就是新鲜的鱼,要是没有,那说明货色不行。
而第二种,叫火烧鱼鳃丝法,用火柴点燃鱼鳃丝,观察燃烧的火焰颜色,判定新鲜程度。
如果鱼鳃丝燃烧发出青白色火焰,则为优品!
鱼贩分别用了这两种方法,检验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验完了,货没问题。”
“你既然着急出手,我也不多跟你多杀价,你这些鱼,国营水产店一块二一斤收。”
“我给你一块钱一斤,全要了。”
“你要是行,我现在叫人过来。”
林斌点了点头,价格跟他估算的差不多,虽说等天亮卖去国营水产站,能一斤多赚两毛钱,但这么多鱼,肯定会引起同村人的注意。
现在,除了他之外还没人知道,哪能打到大黄鱼。
这个闷声发大财的机会,他可不想让给别人!
眼下他着急出手,再加上也不用考虑运输,鱼贩子能开出一块一斤的价格,已经算良心了。
“行,一块就一块,但我要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