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红楼霸业:辽东阵斩奴儿哈赤开始 > 第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页)

第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页)

只要自己还在世,军权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儿子便不会真正安分。

哪怕是父子,生于帝王之家,尤其是在如今这朝廷有两位主上的情形下,彼此间难免心存猜忌。

“回去歇着吧,传令刑部和锦衣卫加快查案进度,尽快将贼人缉拿归案,给贾家一个说法!切不可寒了这些老臣的心,更不能让他们生出异心!”

“是,父皇,儿臣这就去安排。”

雍和帝依旧是一副敷衍套路式的回应,太上皇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当年先太子那桩事之后,太上皇便缠绵病榻,太医们皆言需着手筹备后事。

他自觉大限将至之时,反复权衡才选定这个儿子承继大统。

可儿子登基还不足三日,他的病情竟渐渐有了起色,这十三年来身子骨反倒愈发康健了……

望着雍和帝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太上皇稍作停顿后说道:

“贾家可不能再出乱子了,你可明白?”

雍和帝垂首应道:

“是,父皇,儿臣清楚!”

他深知太上皇疑心极重,自打开始怀疑此事是他所为时,他便已然被视作“幕后主使”了。

虽说满心冤屈,他却并未为自己辩解,而是岔开话题问道:

“父皇,宁国府如今嫡脉人丁单薄,贾敬年事已高,想来难再有子嗣。这宁国府的爵位该由谁承袭?”

太上皇与贾家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便身为太上皇之子,他也有些摸不透太上皇对贾家的心思。

当年太上皇年少登基,正是凭借贾家的兵权才坐稳了江山。

贾代善曾是太上皇的陪读,二人一同长大。

后来贾代善为太上皇镇守边疆,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第二代荣国公。

然而功高震主,开国一脉的势力过于庞大。

也不知是何时,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更无人知晓他用了什么手段,让贾代善主动带头削弱开国一脉的权势。

后来更是“卧病不起”,最终病逝于榻上。

按理说那时正是削弱贾家和开国一脉的绝佳时机,可太上皇却收手了。

虽说提拔了元平一脉和中立派,但开国一脉仍掌握着部分兵权,在朝堂上仍有一席之地。

对贾家更是极为袒护,默许皇室供奉的大幻仙人张道长时常前往贾家走动。

所以这贾家宁国府继承人的事,雍和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自己拿主意。

没想到太上皇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

“不急,先让宁国府把丧事好好办了。等丧事办完,看他们上奏举荐的是谁,你再斟酌定夺吧!”

雍和帝怔了一下,随即心中大喜!

这是,在给自己谋取权柄?!

别看贾家看似平平无奇,可贾家在开国勋贵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且在边疆尚存不少旧部势力。

要是能得贾家鼎力相助,往后诸多谋划行事定能顺畅许多!

毕竟贾家一旦表态,开国一脉的其他势力很可能也会转而支持自己!

“儿臣遵旨!”

眼见雍和帝竭力克制神情,可眸中的欣喜却怎么也藏不住,太上皇轻叹一声道:“莫要得意忘形,世间诸事皆有两面,需得权衡利弊。且回去安歇吧!”

雍和帝虽未完全领会此言深意,仍是依礼告退而出。

刚步入外殿,便闻皇太后与皇后的交谈之声。

皇太后慈眉善目,银发如雪。

皇后肌肤胜雪,面泛桃红,瞧着不过二十三四的模样!

她容貌端庄华贵,气质温婉娴静。

略显不同的是身姿婀娜多姿,恰似灵动的旋律于空气中流转。

那修长曼妙的身段曲线优美而迷人。。。。。。

见他现身,皇后赶忙上前行礼问安:“陛下,怎不多陪父皇片刻?”

雍和帝先向皇太后施礼,而后摇头回应:

“父皇略显疲态,不敢叨扰父皇静养。母后与皇后方才在聊些什么?”

皇太后忍俊不禁道:

“不过闲谈几句,你们且回去歇息吧,都操劳一日了。我也该进去照料你们父皇了,去吧。”

二人再次行礼后,携手离去。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皇太后的神色渐冷,笑意全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