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办妥此事才能快步去找朱允熥领奖赏。
这种解酒的好宝贝一看就知道数量有限,还是赶紧入手为妙。
要是被其他有心人捷足先登,到时候可真的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我认为就按照先前蓝玉提及的方案进行,如果动手,咱们就必须做得尽善尽美,让皇太孙在陛下面前能大出风头。”
耿炳文郑重颔首称是。
“凤阳那边众人所作之事着实过了些。”
“这次刚好解决掉,避免给我们淮西勋贵蒙羞,难道不该想一想当年为何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吗?”
傅友德随后表态。
其实早先碍于冯胜的脸面,他甘当缩头乌龟没插手凤阳事件。
但今既决定动手,则完全没有异议。
第二天一早,耿炳文、冯胜、傅友德和蓝玉四人肩扛荆条,跪倒在皇宫大殿门前。
人群聚集起来议论纷纷:“咦?这是怎么回事?”
又有人说:“看啊!长兴侯、宋国公、颖国公和凉国公他们四位,怎么背上还背着荆条,在皇宫前面下跪了,该不会犯什么错了吧?”
还有人疑惑:“近期好像也没有听说过他们做些什么不好的事啊,为何突然就在宫门口跪下了呢?”
更有旁观者追问:“有没有谁了解,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样一幕?”
有人猜测:“听闻之前陛下派去凤阳侦查的人已经回来,各位觉得会不会和这个有关系啊?”
但另有一阵声音回应道:“不至于吧,就算跟这事有关,他们也根本用不着如此大动干戈呀。”
还有更深层的考量:“说得对,他们是何等身份,权重功高而且都是随驾打天下的功臣,就连陛下也需要考虑他们的态度影响力呢。”
众人之间传来嘈杂讨论,平民百姓在私语,朝廷官员也是满脸困惑。
当目睹耿炳文、冯胜、傅友德、蓝玉四人跪伏于皇宫前时,所有人皆面带疑问表情相互凝视着。
此刻蓝玉大声疾呼:“臣蓝玉叩请陛下全面彻查淮西勋贵之中那些违法乱纪欺压黎民之人,并将其中败类严惩不贷!”
紧接着其他三人也随之齐声附和:“臣耿炳文恳求陛下明察淮西勋贵问题!”
“臣冯胜亦请求陛下深入审查淮西勋贵中的违规之事!"
“臣傅友德亦望陛下能够公正查处,以肃朝纲并安抚民心。”
这一幕使得围观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无论是百姓或是官家全都被震撼到了——蓝玉等人作为淮西勋贵内部高层居然率先开口要求针对本阶层进行调查,简直犹如兄弟残杀一般。
大家震惊之后,窃窃私语:“这到底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一向维护团体的凉国公等人今天竟然要举报自己人的行为?”
接着更多疑问冒出来,“难道是因为最近凤阳那边的消息引发了这样的行动?”
随着讨论进一步蔓延开来,人们愈发意识到这里面必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与复杂,尽管人人都有自己的推测,但真实原因却仍然隐秘不见踪影。
乾清宫内几位朝廷命官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眉头紧皱。
“这四个搞的是哪出戏?”黄子澄面色凝重地说道:“总觉得此事背后别有用心。”而其他二人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心中隐隐觉察出这次事件非同寻常且背后恐怕藏匿着重大隐患。
蒋瓛向朱元璋禀报了蓝玉、耿炳文、冯胜与傅友德四人的举动。
“效率还挺高。”朱元璋心里琢磨着,“既然他们如此积极,那就趁势解决凤阳的麻烦,同时也能给允熥加点压力。”
他略作思索后对蒋瓛道:“回去告诉皇太孙,朕身体不适,今日朝会由他主持。”
蒋瓛听罢震惊不已,但仍镇定如初地回答:“是,陛下。”
朱元璋挥手示意他退下。
目送蒋瓛离开后,他微笑着喃喃自语:“允熥啊,就看看你会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吧!”
另一边,蒋瓛强压住心头的波动,快步朝朱允熥所在宫殿赶去。
不久,朱允樘接到了消息,眉头一挑:“监国?”
虽朱元璋明面上说的是主持朝会,但两者实际上并无二致。
“老爷子这是又要对我施压喽。”他沉吟片刻,“正好借此机会将一些计划提前实行。”
起初他的想法是在稳固自身之后再大展拳脚,如今朱元璋此举倒省去了不少时间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