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大明第一相 > 第24章 峥嵘(第2页)

第24章 峥嵘(第2页)

说起书法,由于后世文人不懂“文”,没有意境,字中没有灵魂,沦为“字匠”,比起古代的大家来说,那是望尘莫及。

但是,要知道一点,古代的大家也是极少的,摊到每个时代,也是寥若晨星。

而后世得利于学习条件,从“写字”的角度,很多书法家的技法已是超过了古代普通文人,就李步蟾如今的水平,即使不看他的年纪,放在长沙府这样的小地方,已经是足够惊艳了。

李步蟾不萦外物,待仆役用棉纸团吸干积墨,又是一个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的大字。“高!”

笔走龙蛇之间,李步蟾的上联就呈于眼前,联语很短,就是四个字,“天高地迥”。

但是这短短的四个字,却如同一笔大写意,写出了天心阁的内核。

这句话不是李步蟾说的,而是出于王勃之口,他在《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地迥,是说天心阁飞临于伏龙山脊,是长沙风水之眼,近对城南书院,远眺岳麓书院,又是长沙的文运之眼。

天高,是说天心阁为观星而建,览周天星辰。天地无极,写天心阁,还有比这句话更为贴切的么?

见了这个上联,那些看热闹的书生,有的已经开始讪笑了,隐约感觉那一百两纹银已经长了翅膀,眼见着就要扑腾扑腾飞走了。

“此子竟如此不凡!”

柳安如“啧啧”赞叹,似乎完全没觉着自己给李步蟾挖了坑,“九龄瘗鹤,不让骆宾王七岁咏鹅!”

石安之嘿嘿一笑,柳安如有些羡慕地问道,“若素兄,这是你的弟子?”

“非也非也!”石安之又摇头道,“这孺子良才美质,我不能误人子弟!”

“这孺子确实出手不凡!”他们两人聊天,旁边的东野熙一直看着李步蟾,“此次求联,看来真是要被他折桂了。”

听他这么一说,石安之难得低调一回,“言之过早,有时候上联起得太好,下联就更是难接,一个没压住,就是虎头蛇尾了!”

“哈哈,非也非也!”

柳安如也还了一个“包不同”,他指着书案笑道,“接住了,诚然好联啊!”

石安之一看,嘴里不由得念了出来,“天高地迥;心旷神怡。”

他品味着对联,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自己走到茶几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仰头一口饮尽,“这幅联语,可以浮一大白啊!”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上联写阁,阁因人而建,亦因人而存,只有登临,阁才是阁。

故而下联写人。

下联同样不是李步蟾说的,而是出自范仲淹之口,他在《岳阳楼记》当中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李步蟾这幅对联一出,四周彩声大作。

有书生大声赞道,“这幅联语以“天心”二字为鹤顶,格式严整,可算一妙也!”

“不止不止,希濂兄,你看这联,上联滕王阁下联岳阳楼,以两大文豪两大名楼来状我天心阁,气魄豪强,可算二妙也!”

这个书生话音未落,又有书生接话道,“登斯楼也,洞察天地,“觉宇宙之无穷”,一念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格局深远,胸襟宽博,可算三妙也!”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