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51章 永乐大帝(第2页)

第51章 永乐大帝(第2页)

韩成瞧着目光炯炯注视着他的父子二人,不禁暗自叹息。

看来今日这事是非说不可了,躲都躲不掉。

谁让你偏挑这个日子问呢,别怪我不给你面子啊……

韩成心中默念一番,随后便开始向朱元璋与朱标父子述说起朱标的过往……

------------

"朱标,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寿宁宫偏殿内,韩成的声音悠悠响起。

他开始向朱元璋和朱标讲述朱标的故事。

然而,之前一直渴望听到朱标故事的朱元璋,才听韩成开了个头,脸色就沉了下来。

朱标本人的神情亦显怪异。

"住口!"

朱元璋突然打断韩成的话。

韩成疑惑地看着他,这又是怎么了?

自己才刚刚开头,你怎就变了脸?

难道是觉察到我要讲的内容太过……

"陛下,是不想听了?

太好了!那我就能安心做我的月饼了!"

朱元璋听罢,脸上更添几分阴沉。

"说朱标的事就好好说朱标的事,扯什么明太祖高皇帝,提什么孝慈高皇后干什么?"

朱元璋不满地瞪着韩成说道。

好家伙,这一开口,岂不是要把我和妹妹一起送走?哪有当着活人面念谥号的道理?这做法难道合乎礼仪?

老朱素来认为人生无常,人自出生起便注定要面对死亡。但此刻,韩成这位后来者竟在他面前直接提及自己与妹妹的谥号,依旧令他感到不适。

韩成怔住了,历史上确实是如此记载的,我按照史实来说,还能错到哪里去?

究竟哪里不对呢?

见韩成一时没明白,朱标只好将此事说明白:“韩成,我知道你来自几百年前,对我们来说,你们早已不在世间。不过,你也不能当着我们的面讲谥号啊……”

在朱标的点拨下,韩成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

“抱歉,抱歉,我对这些礼节不太熟悉。一时疏忽,照搬历史记录,以后我会注意。”

韩成诚恳致歉。

果然,在这古代,由于习俗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稍有不慎便会触犯禁忌。

“太子朱标出生于龙凤元年,即元至正十五年。洪武帝尚未登基称帝时,便立他为吴王世子。之后,他又随宋濂研习经书典籍,从小受到精心培育。洪武帝对他寄予厚望,多方栽培。

洪武元年正月,正式册封为皇太子,确立其继承人地位。太子自幼饱读诗书,性情仁慈宽厚,对兄弟们十分友善,深受他们的敬重,在兄弟间威望颇高……”

韩成在此叙述他对朱标所知之事。

尽管韩成讲的内容均为洪武十五年前发生的事,朱元璋尽皆知晓,但他仍听得饶有兴趣。

随着韩成的讲述,朱元璋回忆起许多关于朱标童年的往事。

他想起初次得子时的喜悦,想起朱标稚嫩地叫他“爹”的情景,想起每次凯旋归来的拥抱时刻。

提到标儿,那副小大人的模样,总是带着弟弟妹妹的模样浮现眼前。

自己的标儿,自幼便显得格外懂事。

只消看他一眼,就忍不住心生欢喜。

朱标听着韩成的叙述,同样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

许多尘封的记忆重新浮现,尤其是他与弟妹之间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涌上心头,让人心头泛起阵阵暖意。

人们常说,**之家最是无情。

父子、兄弟为了那把交椅,互相算计,钩心斗角,甚至反目成仇。

弟弟杀害兄长,儿子囚禁父亲。父亲还未离世,几个兄弟已经开始明争暗斗。待尘埃落定,昔日雄踞高位的人已尸骨无存,白骨上爬满蛆虫……

朱标熟稔历史,从典籍中见过太多**之家的悲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