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朱瞻基隐瞒了自己的计划,朱棣虽然信任他,但也只是因为当时鞑靼部落较弱,风险较小,才给他两万兵力。
朱瞻基笑着说:“皇爷爷,孙儿想去纳木儿河找瓦剌军麻烦。”
朱棣稍微皱了皱眉:“瓦剌军跟鞑靼不一样。”
朱瞻基点头:“我知道。”
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要修炼成“杀神”就必须多上战场杀人,再说他有小地图这种神器,万一瓦剌军提前跑路,他也完全不用担心。
朱棣沉默地盯着朱瞻基,许久才开口:“瞻基,你到底想干什么?”
从收商税开始,再到打败鞑靼,朱瞻基的变化太大了。
不仅变化大,还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朱棣之前没深究,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注意到这些异常之处。
先是攻下鞑靼时,毫无征兆地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路,接着又说从鞑靼手里缴获了瓦剌军的地图,表面看合情合理,但朱棣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现在又非要去对付瓦剌军。
朱瞻基直视朱棣那充满探究的眼神,仿佛想看透他的内心。
朱瞻基微微一笑,直接说:“皇爷爷,我要当皇帝。”
朱棣还没来得及开口责备,朱瞻基又继续说道:“皇爷爷,您也发现了吧,如今的大明看着很强盛。”
“但其实暗藏危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都逃不过由盛转衰的命运。”
朱瞻基不知道自己死了后明朝会变成什么样,但他决心尽全力让明朝回到鼎盛时期。
对于历史是否真的会不断重复这个循环,他也拿不准,但他至少可以尽力把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往后推迟,甚至彻底消除。
听到这里,朱棣原本因朱瞻基之前大胆言论而生的怒气一下子消散了。"瞻基,哪怕你只是个臣子,也能够为了明朝努力,让国家更强大。"朱棣说话的语气让人摸不透心思。
尽管听不出朱棣的真实情绪,但朱瞻基凭直觉判断他并没有生气。
于是,他笑着说道:"皇爷爷,有些事情,只有坐在那个位置上才能做得最好。"
朱瞻基坦率地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了朱棣。
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朱棣确实是治国的高手,但也非常严厉。
有一种说法是他对宫女很残忍。
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朱瞻基知道无论怎样,朱棣都不会因为他说真话而责怪他。
因此,他决定开诚布公。
他知道朱棣已经察觉到他近期的一些小动作,而且以后还会做更多。
朱棣迟早会发现这些,倒不如他自己说出来,或许情况会好一些。
结果朱棣果然没有生气,只是皱眉说:"瞻基,你又不是长子。"
这是指皇位按照规矩应该传给长子,而朱瞻基不是朱高炽的长子,所以在原则上轮不到他。
然而,话说回来,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是严格按照规矩来的呢?
就说最近的,朱棣自己也不是长子,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按照规矩本不该轮到他当皇帝。
最终,朱棣还不是坐上了皇位,开创了明朝的鼎盛时期。
再者,如果不是朱瞻基出生,朱棣就一定会立朱高炽的长子为太子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