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顿时响起一片请战声。
在这些武将看来,阿鲁台就像一块唾手可得的大肥肉,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而且,阿鲁台逃跑的样子让大家觉得他不堪一击。
于是,每个人都争着想要立下头功。
朱棣听着这些请战声,却摇摇头下旨:"告诉阿鲁台,只要他本人认错,其他愿意投降的,我们都欢迎。"
这一道圣旨可以说是给阿鲁台埋下了隐患,挑拨了他的手下关系。
如果内部闹矛盾,阿鲁台更可能投靠大明,这样明军就能轻松取胜。
许多将士听后都拍手称赞:"皇上英明,咱们就等着看戏吧!"
就在朱棣准备行动时,朱瞻培突然站出来,一脸严肃地说:"陛下,此事还得三思!"
他没叫朱棣皇爷爷,而是直接称其为陛下。
毕竟在军营里讲求规矩,不能因为是朱棣的孙子就乱了秩序。
朱瞻培一开口,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那眼神里既有怀疑也有轻蔑。
在他看来,朱瞻培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子,又没打过仗,哪懂什么军务大事。
而那些武将本来就很支持朱高煦这样的军人出身的皇子。
看到朱瞻培站出来,有些人心里就不爽了。
这家伙长得倒是挺帅的,但在这里指手画脚,实在让人看不惯。
皇帝朱棣在这里,大家都憋着没说话。"瞻培,你心里是不是藏着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朱棣小声问。
朱瞻培一本正经地说:“咱们对草原不熟悉,可阿鲁台对这地儿熟得很。”
“他们要是真想跑,在自家地盘上甩开咱们这些人,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嘛。”
“这下咱们就被阿鲁台牵着走啦!”
“再这么拖下去,战线越拉越长,对我们很不利。”
“不如趁瓦剌军撤退时,先把鞑靼收拾了!”
朱瞻培说得斩钉截铁。
说完,朱瞻培突然跪下,直勾勾地看着朱棣,“皇上!”
“我愿领兵攻打鞑靼!”
或许是狠劲上来了,尽管没打过仗,朱瞻培现在思路却很清晰。
瓦剌军跑了,那就先对付鞑靼。
要知道,鞑靼最近越来越强,最后差点灭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这次即便不能彻底打败鞑靼,也得让它短时间缓不过劲来!
可朱瞻培话音刚落,朱高煦就站起来反对。
朱高煦一脸严肃,语气强硬,“不行!”
“要是跟鞑靼开战,瓦剌军突然回来怎么办?”
“瓦剌军一回来,和鞑靼联合,我们就被围住了。”
“到时候两边夹击,我们更不好对付!”
说完,朱高煦瞪了朱瞻培一眼,“瞻培,你要是不懂打仗就少说两句,这种事怎么可以开玩笑!”
朱高煦的话让其他将领对朱瞻培的看法变了。
之前他们只觉得这个小白脸皇孙窝囊,现在都瞧不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