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当时明朝军队的整体协调与调度出现了极大障碍,战略思想落后于时代需求,后勤保障乏力,战役组织与执行方面均显得极其低效。
因此,明朝军队只能在千人级别的战斗中有所斩获,一旦步入战役级别的对抗,便丧失优势难以取得全面胜利。
大明王朝拥有上亿人口,号称百万军队,然而一旦军事指挥系统瘫痪,其战争潜力也随之丧失,辽东战场因此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添油”
战术。
不论葬送多少兵马,再补充多少新兵,周而复始,无法停歇。
这种情况正是明军向小规模精锐转型后产生的恶果。
这种模式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规模作战时明军尚能一战,但一旦扩充至大规模作战便形同废柴,面对有条不紊、高度组织化的建州八旗,明军将领们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杜寒出身于同样严谨有序的军事体系,对当时盛行的私人家丁制并无好感。
更何况他在右屯刚刚立足,若投入满桂麾下成为他的亲兵,则意味着这一切将付诸东流。
宴席上,当被询问去留之事,杜寒拱手道:“多谢总兵官看重,金通判多次嘱咐在下早日返回右屯复命,我先回右屯向金通判禀告后再议此事。”
满桂听罢似乎并不介意,他轻描淡写回应一句,“好,回头再说”
,随即转头与朱梅继续攀谈。
曹文诏对杜寒的行为略感惊讶,在他看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竟被这样一个没领过实土的百户轻易放弃。
左良玉则轻微摇了摇头,这一细微动作恰巧落入一直观察他的杜寒眼中。
注意到杜寒望来,左良玉一笑,放下酒杯道了声“失陪”
后回到随从席中。
宴毕散场之际,满桂再度拍着杜寒肩膀感慨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挺英勇,但是像杜兄弟你这样,抢在众人之前夺下黄台鸡兵器这般战功,我真做不到啊!听说那黄台鸡也是个厉害角色,我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他较量一下,没想到却被杜兄弟你捷足先登!”
话音未落,满桂便竖起大拇指,在杜寒面前晃动一番,引得一片叫好声响起。
黄台鸡这个名字在明军中如雷贯耳,并非依赖家族背景而是靠自身实力打拼出来的。
萨尔浒之战中,他在界藩城迎战明军,仅以三百骑击败两倍敌军,助力努尔哈赤全歼杜松所部。
接着,老汉迎战马林,在尚间崖黄台鸡亲自率领步卒突破龚念遂营盘,让龚军抱头鼠窜,完全斩断马林右翼兵力。
阿布达里冈一役,黄台鸡会同代善迎战刘铤,在围攻中重挫对方,最终致使刘铤战死。
之后八旗南下,包围姜弘立统率的部队,迫使其投降。
这一战下来,黄台鸡威震辽东,明军皆知其威名。
如今杜寒能在这些将军面前受此礼遇,凭借的并非仅仅是今日所献八十五颗奴酋首级,而是因为黄台鸡的赫赫战功早已是军中榜样。
每名将领的地位都源于他们砍下的敌人首级,即便他们都曾杀过建奴,却无人能撼动黄台鸡的地位夺其兵刃。
如此勇气与实力在武将圈子尤为珍贵。
他们虽粗犷直率,但与那些科举出生的文官不同,欣赏杜寒这样年少英勇的表现让他们仿佛看见自己的影子。
“这可不成!简直像是死马一般!”
杜寒刚想摆出谦逊态度回应几句,突然院子外面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叫,在静谧的夜晚听起来格外刺耳。
大家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扇窗后探出了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借着火光能看见此人一头红发在夜色中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这家伙在喊些什么?”
满桂皱了皱眉,正打算大声喝止时,杜寒抬手拦住了他:“总兵息怒,不过是区区洋人,我来处理。”
“洋人?”
满桂愣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好啊!确实是洋人,看他们那些红毛蛮子的样子,活像个群小鬼,有趣极了!”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