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黑金龙袍,头戴冠帽,走着王八步的赵天龙大手一挥。
“众爱卿,免礼!”
“谢陛下。”
待到众臣起身,赵天龙这才坐上龙椅,眼神之中带着戏谑,扫视着台下。
赵康站在第一排,距离皇帝最近,摔下开口道。
“九弟,你可知昨夜京都城发生走水之事?”
“我亲爱的大哥,这等大事,朕怎可不知。”
赵天龙双手拢在袖袍之中,一副很冷的模样,身体一前一后晃动,似是尿急。
他的这一举动,令赵康心中不忿。
“九弟,既然知晓,为何不派人前去调查,为何昨夜如此大事,你那新设立监察百官的听风者怎会没有半点动静!”
“!!!”
赵康话刚说完。
台下一众大臣立刻反应过来。
对啊,昨日新帝可是说过成立了个什么听风者部门。
瞬间。
整个朝堂变得吵闹起来。
“陛下,昨夜之事为什么我们今早才知道。”
“听风者们呢,他们不是监察百官吗?这是怎么监察的,一夜之间足足死了十三名重臣。”
“对啊,让他们出来说说,到底昨夜有没有在场,到底这个部门是不是陛下故意设来刁难我等的!”
大皇子一派的人似是抓住重点,开始向赵天龙发起难来。
质问起赵天龙所设立的听风者部门,只是为了刁难他们这群臣子。
面对众人的话,赵天龙不疾不徐,面容依旧保持和爱笑容。
这时。
一直没有说话的首辅郑克爽怒喝道。
“放肆,尔等岂敢妄议圣上,我看尔等是要造反!”
“???”
好大一顶帽子,就这么重重扣在大皇子党派老臣头上。
这下。
使得众臣赶忙收声,停下了非议。
赵康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斜眼瞥向郑克爽,声音夹杂不满。
“哦,郑首辅此话是否太过有失偏颇,众大臣不过是发表心中疑虑。”
“您这开口就给众人扣上一顶造反的帽子,可是有些说得太过分了点吧!”
众臣闻言赶忙接过话茬反驳起来。
“大皇子说得没错,我等岂会做出那忤逆之上,郑老怎可随意开口诬陷我等。”
“是啊,我等乃是朝中重臣,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方才所言也只不过是担忧陛下是否受了小人蒙蔽。”
“王尚书说得没错,陛下如今还很年轻,人心叵测,那什么听风者兴许就是一群奸佞者,想要通过陛下,获得某些特殊权利罢了!”
一位大皇子党心腹声音阴沉沉道。
他说话之际眼神瞥向闭眼不语的靖国公。
原本不想言语的老将军戚济光在听到对方所言,眼神瞬间睁大,声若洪钟,反驳道。
“放肆,你个狗东西,此话何意。”
“听风者乃是陛下钦点,其中还有本将军女儿坐镇。”
大皇子心腹闻声冷笑回应道。
“老将军,微臣不过是站在事实角度分析,并非有意要诬陷您女儿就是蒙蔽陛下的奸佞之辈。”
“您这样大动干戈,辱没我等文臣,是否太过有些不把我等放在眼中。”
“怎么,难道老将军也参与了听风者的职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