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觉得这消息足以令人欣喜若狂。
夏白依旧平静,说道:“状元而已,不值一提,不过是给了一个较高的起点,真正能走多远,还得看后来的努力。”
“我想要的太多。”
“我要……改天换地!!!”
------------
殿试当日。
天才刚蒙蒙亮。
街巷间已是一片喧嚣。
许多人身着朝廷发放的衣饰,面带喜色地朝宫中行去。
个个神采飞扬。
作为新晋进士,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庆祝。
寒窗苦读十余载,不就是为了今日扬眉吐气吗?
虽还未到殿试规定的时间,但皇宫外早已聚集了不少考生。
他们相聚一处,或谈笑风生,或互相打趣,有人憧憬未来,也有人彼此夸赞,气氛十分融洽。
几天前发榜之时,除了夏白脱颖而出,夺得头名之外,还有十多位学子入选。
这些人都来自北方。
经过朱元璋有意调整,本次南北学子中举的比例,与上一届几乎持平,达到了七比三。
相较于最初发榜时南北八比二的比例,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不过新增补录的北方学子大多排在三甲的末尾。
但这依然让他们兴奋不已。
毕竟这可是考中举人啊。
天色渐亮。
花纶、练子宁等人也陆续到达。
他们的到来,自然引来了众人的尊敬和热情问候。
作为一甲进士,花纶、练子宁的仕途远比二甲、三甲的进士顺畅得多。
只要不出重大差错,几年内就能步步高升,日后成为朝廷重臣也是可以预见的。
前途一片光明。
花纶、练子宁满脸喜色,笑容抑制不住,特别是经历了之前的种种磨难,现在终于苦尽甘来,眉宇间满是得意与轻松。
唯有黄子澄一脸愁容。
花练黄、黄练花,外界传得绘声绘色,最后却只有自己被淘汰出局。
这对心高气傲的黄子澄来说,自然是有些不甘,只是夏白太过耀眼,他也只能在心里暗自埋怨几句。
却不敢真的有所抱怨。
至于殿试,他虽然仍抱有期待,但也没有过多的希望,这次科举已经够让他心神不安了,恐怕朝廷也不会再制造波澜。
应该会平稳度过。
除非……
夏白胆敢出言不敬。
但在这样庄重的场合,面对文武百官,夏白真的敢胡来吗?
他并不相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周的声音逐渐安静下来,他们在宦官的引导下,按名次站好了队列。
此刻。
中间的位置依旧空着。
所有人都清楚这个空位属于谁。
夏白!
这次科举的最大黑马,也是最令人意想不到,却又不得不仰视的存在。
就在众人站定各自位置时,夏白的身影才姗姗来迟,他和以前一样,只是身形似乎消瘦了些,但却更加精神焕发。
夏白的身影甫一出现,整个场面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这位素来神秘莫测的奇才,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从起初的狂傲自负,到对小型宴会的拒绝,再到科举失利,许多人曾以为他不过是过眼云烟,然而他却以令人震惊的方式重回巅峰,一举登顶。
无论是城内的街头巷尾,还是乡间田间的农夫,无不传颂着他的名字与事迹。这一切,皆因他所展现的事物能够拯救生命。
面对众人的注视,夏白依旧从容自若,嘴角挂着一抹浅笑。解敏则显得局促不安,眼神游移,满心愧疚。
前行之际,夏白似乎察觉到了解敏的存在,径直走向前,笑道:“解兄,当日我的判断没错吧,凭你的才华,这次科举必定高中。”
解敏顿时满脸涨红,低声道:“夏兄,我……”
夏白爽朗一笑,诚恳地说:“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换作是我,恐怕也会那样选择。即便是在第二次张榜之前,我也未敢保证自己一定成功,又怎会苛责于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