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无能,竟敢如此大言不惭?”
“科举乃天下公认的最公正制度,岂容你诋毁?”
“……”
夏白微微一笑,语气淡然:“诸位对某些事似乎有些误解。读书与做官,实乃两码事。书读得好,固然是好事,但若仅以此衡量一切,未免太过狭隘。”
“书本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实践。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将人生局限于一场场考试,实在可笑。”
“碌碌无为、尸位素餐,这便是我对当前状况的看法。”
“科举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一个向世人展示才华的平台。然而,即便未能如愿登科,也不应自暴自弃。年纪从来不是限制,信念才是关键。”
“志当存高远,即使白首,初心亦不可改;处境再艰难,亦不可丢掉理想。”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科举的成绩只能说明一时的学习成果,而治民安邦的能力,则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检验。后者的重要性,远胜于前者。”
“理论虽好,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精髓。”
“即便科举失利,只要能在地方上有所建树,造福一方百姓,终究会被朝廷赏识,也会被乡亲铭记。”
“这才是从政的意义所在。”
“科举并非唯一的出路,学问扎实者或许拥有更多机会,但这绝非定数。”
“我曾听闻有人言:宁可让天下落入真正有能力之人手中,而非徒有虚名之辈。”
“与诸君共勉。”
“北方学子在科举中的表现或许稍逊,但在稳定大局、恢复北地民生及促进南北融合方面,他们的付出远远超过南方同侪。”
“尽管科场成绩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未来成就未必会输于他人。”
“公道自在人心,民众心中自有明镜,能够分辨谁是真心为民,谁只是表面文章。”
话音落下,解敏等人沉思良久,先前的郁结逐渐消散。
夏白目光扫向黄子澄等人,唇边扬起一丝不屑:“至于狂妄?为何不能?年轻人本就该意气风发。”
“古人云:少年不狂,枉少年。”
“我夏白年仅二十二岁,弱冠之年便接连通过童试、院试,乡试更是拔得头筹,荣膺开封府解元。”
“此次科举,我同样抱持十足的信心。为何要压抑这份锐气,非要等到垂暮之年,临摹‘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样的句子?”
“那时的感慨,还能算是真正的青春*吗?我还能否保持今日的模样?”
"你们一个个不过二三十岁年纪,却摆出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终究缺了些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风采。"
"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满腔抱负,挥斥方遒。"
"胸怀天下,笔墨间充满*,将昔日那些权贵视如尘土。"
……
夏白满含豪情的话语让周围人不由侧目,敬意悄然滋生。相比他的自信洒脱,众人觉得自己确实过于拘泥,缺乏生气。
夏白接着说:"这次科举停办十年后重启,若无意外,朝廷此次录用的官员数量将会大幅增加。"
"我辈虽资历尚浅,但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国之栋梁。"
"为何不该自信?未来我们或将影响国家命运,若连这点信念都没有,又如何做好官、造福百姓?"
"再说,练子宁,你心机太重,目光短浅。既然你希望我出丑,那咱们不妨赌上一场。"
"以我的性命为赌注,赌你们南方学子最终无人能得状元,你们可敢应战?"
……
夏白一番话本已令练子宁等人无言以对,不曾想最后竟主动提出打赌。
这让练子宁颇感意外,而夏白直指其心机,更让他面色难堪,忙转移话题。
练子宁冷眼盯着夏白,上下打量,嘲讽道:"你要和我们三人对赌?"
夏白微微点头又摇头。
他环顾四周围观的人群,意味深长地说:"我愿与所有想加入这场*的人一起试试,看看南方学子的实力究竟如何,也让你们三位在南方学子心目中的地位受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