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县志,流芳百世!
这比什么都实在,比什么都光荣!
“大人!我们村的王二麻子侍奉瘫痪老母十年如一日,算不算孝子?”一个老农激动地喊道。
“算!只要事迹属实,经核查无误,便可提名!”徐巍肯定道。
“大人,我家三代同堂,从未红过脸,邻里都夸,能不能评个和睦家庭?”一个妇人也忍不住问道。
“能!和睦亦是大德!”
一时间,台下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王德发在一旁看着这景象,心中暗自咋舌:高!实在是高!连评选个孝子都能跟赋税、入学挂上钩,这位大人真是把名利二字玩明白了!既得了民心,又立了威信,说不定……还能顺带敲打一下那些不配合的宗族势力?他越想越觉得徐巍高深莫测。
徐巍满意地看着台下的反应,他知道,这“永明风云榜”的第一步,算是成功地迈出去了。
“以上,是针对商铺和德行的评选。”徐巍忽然放低了声音,四周也跟着安静了下来,“但‘永明风云榜’,还有一项,也是最为瞩目的一项——‘永明第一富绅——首善榜’!”
人群开始低声议论,尤其是那些站在人群外围、衣着光鲜的商贾士绅,更是竖起了耳朵,神情各异。
“这‘首善’,并非仅仅看谁家财最多,更要看其财富取之有道,用之于民!”
“其评选,不采用投票,亦不单凭举荐。”
“而是由本官亲自主持‘风云榜评审委员会’,结合其家资实力、纳税贡献、平日善举、乡邻口碑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
“此榜,名额只有一个!”徐巍伸出一根手指,语气斩钉截铁。
“能登此榜者,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我永明县的脊梁,是乐善好施、回馈乡梓的楷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富绅可能存在的方向,声音带着令人心动的期许。
“其名,将镌刻于‘风云榜’首位,万众瞩目!”
“其事迹,同样载入县志,作为永明富而好仁之典范,供后世敬仰!”
“县衙将授予独一无二的‘永明首善’金匾,以彰其功!”
“更重要的是,”徐巍微微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道,“而这位获奖者,将获得本官授予的特权——可随时向县衙建言献策,参与县内重大事务的商议!”
话音落下,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百姓们或许对这“第一富绅”的具体含义不甚了了,但他们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和无上的荣耀。
参与县内重大事务的商议?这几乎等同于半个官方身份!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论地位,商排最末。
虽然在大业,商人的身份并没有实际那么低,但想要以商人的身份参与议政还是天方夜谭——除非完全放弃商人身份,弃商从政。
这新来的县令,他怎么敢!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刘家府邸。
正堂之内,气氛略显沉闷。
主位上坐着一个面色威严的老人,正是堰上堂刘家的家主刘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