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街的茶楼酒肆二楼窗口也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其中不乏一些穿着体面的商贾和士绅,目光复杂地投向下方临时搭起的一个半高木台。
王德发带着几个衙役在台下维持秩序,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午时刚过,衙门中门大开。
徐巍身着崭新的官服,头戴乌纱帽,在徐安和几名衙役的护卫下走了出来。
他一出现,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不少,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充满了好奇、期待,也夹杂着尚未完全消散的疑虑。
徐巍登上木台,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他清了清嗓子:“永明县的父老乡亲,诸位商户朋友,本官徐巍,有礼了。”
“今日,本官站在这里,是为了另一件关乎大家切身利益,关乎我永明县未来兴衰的大事——那就是‘永明风云榜’!”
“我知道,近些时日,有些风言风语,对这‘风云榜’多有猜测,甚至有所误解。”
徐巍坦然地迎向众人的目光。
“有人说,这是本官敛财的手段;有人说,这是变着法子向商户摊派。”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
“今日,本官便要在此,向全县百姓郑重说明!”
“这‘永明风云榜’,非为敛财,更非摊派!”
“恰恰相反,它是为我永明县树立诚信标杆,表彰那些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造福乡梓的良心商户!”
“是为了让好人有好报,让诚信者得利,让投机取巧、以次充好者无处容身!”
徐巍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慷慨激昂,台下不少百姓听得热血沸腾,连连点头。
“说得好!”有人高声附和。
“县令大人说得对!就该整治那些奸商!”
但人群中,并非全然是赞同之声。
一个穿着绸缎、看起来颇为富态的商人排开众人,扬声问道:“徐大人,您这番话,听着是冠冕堂皇,可这风云榜,到底对我们商户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是啊,大人,光说不练假把式,上了这榜,能当饭吃吗?”
“总得有个章程吧?如何评选?谁说了算?”
质疑声此起彼伏,方才热烈的气氛为之一滞,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台上的徐巍,看他如何作答。
“这位掌柜问得好。”徐巍看向那绸缎商人,“这‘永明风云榜’之‘商德榜’,绝非虚名!”
“凡是能登上榜单的商户,县衙将授予特制的‘诚信牌匾’,悬挂于店铺门前,以彰其德!”
“其次,凡上榜商户,在向县衙缴纳商税时,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减免!以示嘉奖!”
“再者,县衙若有采购需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上榜商户!”
这几条一出,台下顿时哗然。
减免商税?优先采购?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
不少商户眼睛都亮了,原本的疑虑消散大半。
“那……那要如何才能上榜呢?”有人急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