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又不好意思地笑了。
朱雄英明白不能再在这问题上纠结,赶忙转移话题:
“那你得解释一下,怎么突然跑到这片林子里了?”
郭襄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她这才意识到,两人似乎聊了很久,直到此刻才算真正进入主题。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又说不出所以然。仔细想想,这关乎人生大事,多花点时间也正常。
“其实我才刚回襄阳没多久。”
“正琢磨着怎么完成父亲的遗愿时,你们明军就来了。”
“我在临安打听了一阵,才对你们有些了解。”
“最初我以为你们不过是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罢了。”
“既然如此,能帮你们一把也好,或许会有转机。”
听郭襄说完,朱雄英笑了:“所以那些纸条是你送来的?”
郭襄也笑了:“不然还能是谁?你既然懂宋朝的事,该知道现在像我这般武功能耐的人不多了吧。”
“况且那天我驾着白雕从你们军中飞过时,你也该看见了。”
“我想你早就猜到是我,只是没完全确定罢了!”
郭襄话锋一转:
“说到那天,我驾着白雕经过你们军营上空时。”
“突然感到一股极强的杀气。”
“就像被毒蛇盯住了一样。”
“刚开始我还纳闷,怎么会感觉生命受到威胁呢。”
“现在明白了,原来你们中央军手里也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若不是公子手下留情,我当时恐怕已经命丧阴山脚下。”
回想当时情景,郭襄至今仍心有余悸。
她一直骑着白雕游历天下,从未遇到真正危险。
可如今,她心里有种莫名的不安。
尽管这是初次见面,郭襄却觉得朱雄英格外熟悉。
她知道,若非他认出自己,那天在阴山可能就没这么好运了。
同时,她也为自己的鲁莽后悔。
江湖险恶,天道无情,不会因谁善良或坚强就网开一面。
稍有不慎,便会遭遇不测。
最近她还察觉到一批蒙古高手的动向。
朱雄英点点头,大致听懂了事情的缘由。
“这里朕得向郭襄你道个歉。”他说,“本是让你来帮朕的,却让你被中央军威胁了,这确实是我们做得不对。”
郭襄盯着他,眼神里透着几分古怪:“总觉得你说话特别怪。”
“那咱们能不能用些平常的称呼?”郭襄接着说道,“提起这事,我现在还有点生气,也有点怕。”
自从感受到中央军的威胁后,她就不敢靠近了。“那时我不知道你们为何突然收手,也不敢再去试探。连白雕都不敢骑了。你们中央军射出的石弹太快,一不小心就会丧命。”
她说起那次经历,声音低下来,“我当时以为躲在树林深处很安全,没想到你们中央军直接搜山,把我逼了出来。”
郭襄语气沉了下来,“我当时根本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那么多武器对着我,心里害怕极了。那一刻我才明白,就算有绝顶武功,也会无能为力。”
朱雄英注视着她的目光:“以后不会这样了。这些中央军以后会是你同伴,大家是一伙的。”
“别看他们看起来凶狠,其实很好相处。既然那些蒙古高手都解决了,还有什么难的!”
朱雄英信心满满地说。虽然如今蒙古号称无敌,后世有人甚至称其骑兵达到了世界极限,但他并不太在意。
毕竟,现在的中央军已不是普通的军队了。
在中央军手里,同样有枪械和大炮,这些东西远远超过了蒙古人的技术水平。实在不行,还能把飞艇和战车调来。
最后看战斗力,蒙古军队跟中央军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在人数上,蒙古军队更是少得多。
如今的蒙古大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实际上最精锐的核心部队也就二十万左右。
跟中央军的千万大军相比,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