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忽然出手相助,宋国的大臣们自然高兴。
本来嘛,宋国已经没指望了,大明的出现给了点盼头。至于那份协议,大家都懂,但也没太当回事。
一张纸能管住人家行为?以前大臣们对协议根本不信,只要能骗得大明帮着打蒙古,答应什么都行。最后到底算不算数,谁知道呢。
大臣们早就想好了,到时候赖账就行,反正大明也没辙。
这几天,他们一直这么想。可看到大明军真行动起来时,朝臣们都乐疯了。甚至有人说大明皇帝太傻,竟然信这种协议。但当大明展现实力后……
起初签协议时的意义完全不同了。几个大臣低声议论:“咱们和大明签的协议,真像皇上说的那样,有神明监督?”
“这么一说确实玄乎,大明来得太神了,说不定真有神灵见证。”
“你们瞎操心什么,皇上不是明摆着说了,协议不能违背吗?你们不信?”
“唉,我们误解皇上了,这么多年就没好好听他的话。现在他说异世界来了一支叫大明的军队,谁能真信?”
“说了这么多又有什么用?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协议是真的,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应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对宋国皇帝赵基的看法变了。开始觉得他是傻子,现在把他当先知了。只要是他说的,肯定没错。
从前,赵基从另一个世界回来时就说过,大明是个超级厉害的国家。可当时大宋朝里所有人都不信。现在大家全被打脸了。
起初,赵基说大宋的黑云军在大明军队面前肯定讨不到便宜。可太后不信,非要去搞个小动作,结果偷鸡不成反蚀米。
当大臣们对赵基的看法改变后,才慢慢意识到当初那份协议的重要性。
赵基听大臣们议论,惊讶地瞪着他们,不知所措地说:“你们是不是到现在还不明白违背协议的后果?”
赵基听到后隐约明白了点,觉得大臣们当初都没把协议当回事。
赵基知道后彻底绝望了。当初签协议时就说过,如果到时候大宋交不出承诺的东西,大明可以直接攻打大宋。
在大明面前,大宋根本无力抵抗。一旦开战,大宋必败无疑。违背协议的结果就是立刻在世上消失。
难道大臣们真不明白后果这么严重吗?
赵基也很绝望。回来后把自己经历的全说了,以为朝中能办好,没想到大臣们毫无行动。
赵基快急哭了。大臣们看赵基着急的样子,也觉得很尴尬。
现在他们明白,不管有没有神灵监督,在大明强大实力下,这份协议没法违背。大臣们都后悔得要命。
赵基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慢慢开口道:“诸位爱卿不必着急。”
“离约定的时间还早着呢,只要大家心里想通了,这事就挺好办的。”
“说不定对咱们大宋反而是好事,谁知道呢?当初我跟大明皇帝定协议时,也没要太多银子,才两千万两嘛。”
“大家凑凑钱,弄个两千万两,应该不算太难吧!只要咱们朝廷稳住了,以后挣银子还不容易吗?”
越说赵基越觉得轻松,虽然大明要这么多银子确实让人头疼,但至少人家没对咱们大宋有别的企图。大明那么强大,如果真想打咱们,早就动手了,不会像当年蒙古人那样磨叽这么久。
而且,从大明现在的态度来看,他们对咱们的土地好像没什么兴趣。赵基也感觉出大明是真的想帮忙,等大明那边完成健康城的事,咱们再给钱,感情自然会更好,说不定还能合作更多。
正当赵基憧憬未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旁边的大臣们脸都拉长了。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两千万两银子?这怎么可能?”大臣们议论纷纷,赵基也懵了。
难道大宋真没钱了?可这也太荒唐了吧!虽说咱们打仗不行,但哪次缺过银子?要是真凑不出钱,到时候协议到期怎么办?
城门口的气氛瞬间凝固,赵基又尴尬又害怕。作为皇帝,他对国家财政状况竟然一无所知,还闹出了这么大个笑话。更糟的是,协议签了,到期就得交钱,现在谁不知道大明有多厉害?要是违约,后果不堪设想!
赵基一时之间脑子一片空白,彻底傻眼了。
虽然后面今天的事,大家都对他很是夸奖。
就算是,他好像一下就变聪明了似的。
如今这些官员们,也开始愿意跟他说话了,也愿意和他谈些事了。
这样的转变,赵基心里当然高兴得很。
毕竟,谁不想活出点价值呢!
开疆扩土,这自古以来就是每个皇帝心里最强烈的念头。
赵椹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自然也有这种朴素的愿望。
只是过去,他从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他清楚得很,自己的脑子一直不太好使。
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干不好,更别提开疆扩土了,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赵基因为脑子的问题,一直都很自卑。
而且朝里的大臣们,也因他脑子笨而瞧不起他。
以前大宋遇到大事,大臣们根本就不会找他商量。
他们就在小圈子内一合计,就直接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