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38章 我真是低估你了(第2页)

第38章 我真是低估你了(第2页)

他举例道:“比如那种道心种魔级别的秘籍,我可以给你们一百艘飞艇和十艘铁甲战舰。”

普通一点的秘籍,他则提出可以用一百把燧发枪来换,或者一门重型火炮。

朱棣听后皱了皱眉,问他:“你到底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秘籍?”

朱雄英解释道,练武需要天赋和根基,普通人就算学武也不一定能成事,反而可能惹上江湖恩怨。

而且朱雄英身为皇帝,错过最佳练武年龄,除非能找到长生诀那样逆天的东西,否则很难有所成就。

朱棣突然明白了什么,说道:“原来如此,你们那个世界缺少高手,我看整个皇宫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他还说,皇宫看起来秩序井然,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就是少了真正的高手。

朱雄英没有否认,只是笑着说:“燕王看得很准,我们那个世界确实没什么高手,不然也不会把火器研究得那么深入了。”

朱棣思考了一下,问:“你想要秘籍的事倒也不是做不到,虽然顶尖的很难弄到,但中上等的应该不成问题。”他又问:“你真的确定要这些秘籍吗?”

朱棣提醒道:“要是这些秘籍只给你皇宫里的人用还行,要是流出去,可能会培养出不受控制的强大高手。像庞斑、浪翻云那样的人物,你愿意看到他们出现在你的世界吗?”

朱棣继续说:“我知道你的火器很厉害,但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也许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他认为,没有武功高手的存在对他们的世界反而是件好事。“

儒者以文乱法,侠客以武犯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朱棣那边,朝廷根本管不了江湖上的事。

朱雄英听完,依旧带着笑意回答:“燕王说得有理,或许没有高手真是个好选择。”

江湖上每天都有人因为争斗而死,轻则街上暴毙,重则全家被灭。你觉得这样好吗?

朱雄英听了,点点头说:“这确实不好。”

但他接着又说:“我想让大家都能学武,从小就开始教他们习武,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学武是为了报效国家。”

朱棣听了这话,愣了一下:“什么?让所有人都学武?”

朱雄英点点头:“没错,这样既能增强百姓体质,又能消除江湖纷争,还能把大家都变成战士。不过现在只是开始,要实现还需要时间。”

朱棣叹了口气,苦笑:“我真是低估你了,你的胆识确实不是普通人能有的,难怪父皇选中你做皇帝。相比之下,朱允炆就差得太远了。”

朱雄英笑着回答:“王爷要是愿意,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对国家来说一定利大于弊。”

朱棣摇摇头:“我也想,但条件不允许。我的情况和你不一样,那边已经有了江湖,还有好多历史悠久的门派。要是我也推行全民习武,那些千年大派比如魔门、慈航静斋要是插手进来,对我们来说可就麻烦了,反而会让这些势力更强。”

朱雄英想想,确实是这样。朱棣那边的情况的确特殊,魔门和慈航静斋都存在了几千年,根基深厚得很。每次天下大乱,总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除此之外,还有道门和佛门,这些派系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表面看起来平常,其实不可小觑。

“说得对,当我没说吧,毕竟你那边的事情你最清楚。”

朱棣沉思了一会说道:“好,火器枪炮换秘籍的事我肯定干,这买卖不吃亏。至于那些珍贵的药材,要是我能找到,我会主动送给你,算是我对皇祖母的一点心意。”

朱雄英听完点点头,没说什么。他知道朱棣对皇祖母是很上心的,可能是在另一个世界留下的遗憾,都在这个世界的皇祖母身上得到了弥补。

朱雄英还能说什么呢?他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当朱雄英和朱棣回到御书房的时候,朱允炆已经换上了便服,在御书房里跪着。

朱元璋仍然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章,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

朱元璋听到他们的脚步声,这才放下奏章,平静地说:“回来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回来了,皇爷爷。”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朱棣,问道:“谈得怎么样?具体情况你应该知道了吧?”

朱棣点点头,拱手说道:“父皇,我知道了。不管在哪里,您永远是我的父皇。”

“在路上我已经跟大侄子说清楚了,交易的事他也告诉我了。等我回去准备一下,就能开始交易了。”

朱元璋听完点点头,然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写好的奏章递给朱棣:“拿着这份诏书,有了它,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那边的大明皇帝,再也不会有人说你是反叛者。”

朱允炆刚想开口争辩几句,可是一看到朱元璋冷冰冰的表情,吓得立刻把话咽了回去。

朱元璋微微点头:“去扶桑养老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算是便宜这小子了。”

“让他在那里娶妻生子,安稳地度过下半生吧。”

就这样,朱允炆的去向被朱雄英和朱元璋定了下来。

朱允炆只能垂头丧气地接受现实,连反抗的话都不敢说出来。

朱棣看到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认为这样安排挺好。

其实,朱棣也不想伤害自己的亲人。既然有这么一个好办法,他当然愿意接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