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的举动让那些希望阻止朱重八动武的人顿觉光明重现。
是啊!
怎么就没先想起太子呢?
太子一向以仁善著称,避免过多屠杀。
以前的空印案以及胡惟庸案皆由太子负责办理。
若是太子不管,则当今天子亲自处理,那么丧命或受连累之人必将更多!至少也会翻倍不止!
太子和当今圣上截然不同,圣上是从战场上一步步走来的将领,而太子早年接受了正统儒家教育。
他胸怀仁孝理念,不会仅靠杀戮解决争端。
此行动确实不合理且极不合道德。
太子断不可能坐视不理!
只要他们能说服太子回心转意,再由太子向皇帝谏言,必然能力功阻止圣上的决定!
带头的人有了主意之后,其余人也顿时醒悟过来。
纷纷望向朱标并开口表达各自看法。
“殿下,尽管出兵可以理解,但军事毕竟关系国家存亡,牵涉生死存亡,理应慎重考虑!
建州女真此前从未与我大明有过仇怨,就这么贸然派兵攻打显然欠妥。”
“即便开战,也只是需要打败对方即可,哪至于将那些部落全部斩尽杀绝?毕竟他们也是人呀……”
“殿下,请再三斟酌。
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民生本已艰辛。
不应毫无理由掀起如此大战,一旦战起,耗费的钱粮犹如流水般耗尽,最终受害最深的还是广大平民!”
这些人,全都注视着朱标,语气真挚地劝说着。
而今日来到这里后,始终未曾开口的太子朱标,在听完他们的话之后,终于缓缓开口。
他微微点头:“你们说得很对,确实不能轻易出兵。
频繁兴师动众,必定会让百姓苦不堪言……”
朱标这一席话传来,那些将他视为最后指望、苦口婆心劝阻的人们,顿时满心欢喜!
太好了!
殿下所言甚是!
好在众人及时求助于太子。
殿下还是那位殿下,依然如此仁义宽厚。
这件事既然太子已经表明态度,那么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其他人无法影响当今圣上,但太子却能有所例外。
就在这群人沉浸在欣喜之中时,朱标的嗓音再度响起——
“然而我认为,很多时候出兵正是为了让百姓日后能够过得更好!
就好比当年,若非父皇举兵**暴元,当时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能过上今天这般生活吗?
在我看来,这次用兵显然还不够力度!
最好让正在西南征战的军队回师,并一同投入此战!
必须彻底消灭女真三部,一个不留!”
朱标的这番话语一出,立即令在场的许多文臣惊呆了,脑海中一片翻腾。
所有人都被震慑得一时失语。
谁也料不到,这种惊人的话语竟然会从太子朱标的嘴里说出来!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端,更加震撼的内容紧跟着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