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瀚海驭风 > 第93章 卧加紧急(第2页)

第93章 卧加紧急(第2页)

不远处,PeterdeJong焦躁地一边朝工人们示意着,一边拨出了电话。

——

两天前。

麦麦提还在达坂城风能公司的办公室里为公司选择购置何家公司何种风机生产许可证而焦头烂额,尚未来得及喘口气,就接到了彼得·德容的电话。

电话那头杂音很多,但彼得的语气却异常紧张。

“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支撑出问题了,”彼得压着嗓子,“主轴座震动异常,偏心值已经超标到百分之三十,连带着切削平面出现跳动,此批次联轴器有可能全部作废。”

麦麦提拿着话筒,眉头拧成一团。

主轴支撑问题?他脑子飞快转动,立刻意识到大概发生了什么。

那台卧加本来就是荷兰老厂拆下来的设备,主轴箱体年久磨损,轴承游隙早就超了标准。

当初为了应急,他们只做了最基本的轴端跳动修复,却没办法彻底更换轴承组。

为了勉强投产,他还自己手工调整过轴承预紧力,通过增加轴端止推垫片的方式压缩了游隙。

短期内确实顶住了,但他清楚,这种手法属于“打补丁式延命”——一旦工况负载变化剧烈,比如长时间粗加工,或是切削温度控制不好,轴端受热膨胀超过设计补偿区间,就必然失稳。

“……看来这次真的是撑不住了。”

麦麦提暗暗咬牙。

彼得在电话里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伺服同步驱动器好像也受影响,报警信号不稳定。”

听到这里,麦麦提彻底明白了:

老式卧加为了搭配新买的伺服控制模块,走的是简配改接线路,原本应该安装一组主轴位置反馈编码器来保证高精度同步。

但当初为了省钱,他们直接跳过了,只靠伺服电机自身的粗定位反馈。

这种做法在低速加工时问题不大,可一旦进入高速粗铣阶段,编码器缺失导致位置漂移,伺服报警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他立即收拾行李,只简单地打了个报备称家里出了点急事,便从达坂城直飞回了深圳。

一落地,麦麦提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南山区,去找熟悉的机床备件商。

他需要找到的,是一组62086210标准尺寸的主轴深沟球轴承——不过,规格必须是C3或C4游隙等级的高转速耐热型,普通市面上的库存根本用不上。

同时,还要一套简易型主轴编码器,加装到原卧加主轴尾端,用来临时补齐伺服系统的同步信号。

然而现实比想象中更糟。

这个时代的深圳,电子零件市场刚起步,国产替代品少得可怜。

进口轴承可以订,但交期要45天以上;至于主轴尾端编码器,根本没人有现货。

哪怕他跑遍了南油、蛇口、福田几个大型工机零件行,也一无所获。

彼得·德容又追了好几通电话过来,每一次语气都比上一次更急迫。

“我们不能再拖了!麦,我刚检查了新加工的一批联轴器毛坯,平面跳动超差六十分之一毫米,这已经超出风电齿轮箱的配合要求了!如果再继续错位,加工件全部报废!”

麦麦提拎着手里空空如也的零件单,站在湿热的街道上,感到一股久违的焦灼涌上心头。

这不是一般的维修小事。

如果卧加完全瘫痪,整个联轴器生产线都会停摆,意味着深航的整套风机主传动系统无法交付,前面积累下来的所有试制进展将被一笔抹平。

这是压在他背上的真正重量。

他没有再犹豫,直接打车往莲塘南头工业区赶——不管有没有零件,他必须亲自去现场抢救。

而当麦麦提赶回新航设备服务部,刚一踏进车间门口,他就隐隐看到远处骚动的人群。

卧式加工中心那老机器,正发出刺耳的“咔咔”卡顿声,主轴位置警示灯闪烁着光,几名工人急得围着打转,正是彼得所描述的那副样子。

只是,除了工人之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

在半掩着的液压机后面,马文斌,正静静地站着,双手插在裤兜里,目光如炬,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出故障的设备。

麦麦提心头一震,脚步顿住了——他怎么会在这里?

时间倒回到十分钟前。

那台卧加出的问题,远不止主轴支撑松动那么简单。

由于长期震动积累,加上粗暴加工中切削负荷剧烈波动,导致刀塔锁紧系统出现了松动征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