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朱棣反复试验、验证,袁珙均能精准预测,这才使朱棣对其相术叹服不已。
今日造访朱允熥府邸,特意携袁珙同往。
欲从面相推测朱允熥的深浅,虽未必完全准确,但也可作为参考。
听闻朱棣询问,袁珙苦笑摇头。
“我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像他这般异于常人的面相。”
朱棣大惊,急切道:“难道他真有**之相?”
袁珙缓缓摇头,说:“看不透,实在看不透!”
“燕王殿下,万望见谅,此人的面相,我无法解读。”
“怪哉,实在怪哉!”
“依理而言,世上不该存在这样面相的人。”
“他本不应生于世间。”
朱棣与姚广孝彼此对视,皆沉默无言。
“阿弥陀佛!”
姚广孝合掌念佛,说道:“世间奇才数不胜数,总有些难以参透之人,不必过于惊诧。”
朱棣点头称是:“确实,我这侄儿,确是罕见的奇人。”
“不然,怎会有胆量在朝堂上公然要求继承皇位,觊觎大明江山,此举古今少有。”
“只是不知,我们此次的策略,是否对他奏效?”
“他真的会听信我的话,去对付蓝玉吗?”
回想刚刚与朱允熥相见的情景,朱棣不禁暗自赞叹。
朱允熥的言行举止,远胜一般十几岁的少年,智慧超群。
之前对他有所忽视。
“这是阳谋!”
姚广孝笑言:“殿下告知陛下意图对付蓝玉之事给他知晓,再邀他联手清除蓝玉,无论他答应与否,都已陷入两难之境。”
“若是他真助殿下除去蓝玉,便是自毁根基。”
“失去蓝玉、常升等军中要员及勋贵子弟的支持后,他在朝中将孤立无援,难以立足。”
“皇位争夺,从此与他无缘!”
说什么只要除掉蓝玉,老朱便会立他为皇太孙,这不过是哄骗之词。
老朱确实惧怕以蓝玉为首的外戚武将勋贵势力庞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选择一个毫无助力的储君。
权力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
正统名分虽重要,却非万能。故而,当太祖欲令皇长孙承袭帝位时,便着手为其构建嫡系班底。无论谁是继承人,此法均需施行。
孤掌难鸣,无人脉根基,怎能掌控天下?或许将来,明廷稳固,继承人之事可略去。然开国之初,绝不可少。
允炆有文臣撑腰,允熥则依仗武将与功勋贵族。若自身根基尽失,又怎保江山?
“即便他看穿了您的意图,也无妨。”
“您已告知他,陛下欲整治蓝玉之事。”
“若他再向蓝玉泄露,则属偏袒亲族、抗旨不遵,陛下必不容他。”
姚广孝和蔼面容笑意盈盈。
“他若不知此事尚好,明知却不作为,对蓝玉等人而言,便是背信弃义,从此反目成仇。”
“更甚者,陛下动蓝玉时,他袖手旁观,便是不忠不孝。”
“此番,他进退两难,左右为难,即便不进不退,也难逃困局。”
朱棣抚掌大笑,说:“唯有你道衍,能想出这般妙策。”
片刻后,又忧虑道:
“然而,我擅自将父皇欲动蓝玉之意透露给他,不知父皇心中如何想?”
姚广孝笑道:“这点不必太过担忧。”
“你我皆知,自吴王直言索要储位、江山后,陛下对是否还需处置蓝玉,恐已犹豫不定。”
“若真由吴王继位,蓝玉不该也无需动。”
“此刻放出消息,恰可逼蓝玉铤而走险,亦逼陛下早日决断,惩治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