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穿越1951 > 第44章 晶体管研究组(第4页)

第44章 晶体管研究组(第4页)

李旭东仔细想了想,似乎不是特别难,一切都应该可以办到,“行,保证完成任务。”

一个想在机械方面有所建树的人被自己的脚绊了一下,成了国内半导体的拓荒牛。

李旭东喜欢这样的工作,至少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空虚乏味。

再回办公室,吴启华已经和别的同事挤一间去了,李旭东单独一间办公室,安静的坐着,心里默念清心诀,提笔开始写报告,整体流程,工艺大概会是什么样子,需要什么东西,全部写好,又开始画图,标记重要难点,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知道的都写进去了,不知道的,也只能和专家们一起讨论研究了。

看看时间,就准备交报告下班,这也是他在回收站养成的毛病,做完了就开溜。

这傻小子居然不想改变这个习惯,报告一交,就对局长说:“局座,没什么事我就回家了啊。”

黄局长在椅子上愣了半晌,“啊。”

在追出办公室的时候,人已经下楼取自行车了,黄局长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天才是不是就是这样无拘无束?也好,只要他的事情做完了,早点下班和按时下班有什么区别,?难道按时下班的会比他更优秀吗?而且他也说了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没毛病啊。

碰到好的领导,碰到识货的领导,是李旭东的福气,一个两个,全惯着他,到了新单位,领导又惯着他。

领导也有福气,他的臭毛病也是他进步的源泉,回家独处的时候,他基本上都在空间里解析着他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关于弱电,李旭东自己是真的弄不太懂,他也曾努力学过一阵子,初中就学过最简单的电学,电桥也只是略有提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高中也没有相关的知识教学,工厂里基本都是傻大黑粗的代表,作为电工,经常有同事家中有电饭锅,电扇之类的要修,慢慢的电视机这类的知识就不够用了,他也查找了相关资料试图弄懂这些技术,没个好师父是很难学出来的,李旭东也就知道些皮毛而已。

上面领导赶鸭子上架,李旭东后悔归后悔,至少他还是有些优势的,车子里的电路板也有不少,拆车已经是最后的疯狂了,也幸亏是国产汽车,很多原件还不是高科技的集成电路,使得他的研究还有成功的一线可能。

电络铁和放大镜是必不可少的,野蛮和暴力就是李旭东的代名词,拆解出一个元件,放大镜是只能看出外壳黑色的涂层,真正弄懂,还得继续拆解。

吃饭的时候,慧真看着无精打采的男人,“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是吧?”

“我今天接了个任务,任务需要保密,但是我又不怎么熟悉,我觉得我要去大学里去请教一下教授了,知识盲区啊。”

李旭东解释着。

“那就去呗,跟领导请假学习,那不耽误你的工作吗?”

“应该不怎么耽误吧?”

心里没底讲出来的话都虚。

“那你直接跟领导请假呗,只要不耽误工作,你学习怕啥呀,又不是去做坏事儿。”

慧真的话让李旭东觉得此事可行。

一大早,李旭东就跑到局长办公室请假,“局长,我想请个假,去大学里向专家教授学习一下基础的电路学,应该不会耽误晶体管的制作。”

李旭东想把最基础的电路板搞明白,电子管是绕不开的。

他有个朋友是音乐发烧友,他曾经炫耀自家音响效果好就是因为用了大量的电子管。

黄局长听了皱了皱眉头,连基层知识都要学,我们让他组建实验室是不是太草率了?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啊,怎么办呢?唉,真是给我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啊,黄局长只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行吧,你看你还需要什么,一并说出来,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可别怪我找你的麻烦。”

黄局长万分后悔,“你确定你能制造出晶体管?”

“晶体管的制造倒是没有太大的难点,只是多做些实验罢了,我只是有些知识弄不太明白,需要请人指导和交流。”

李旭东也不是全白痴,他懂的不一定比专家少多少,毕竟这项科技起步也没几年,还没有腾飞。

黄局长将信将疑:“那你需要什么样的专家教授?”

“精通电子管的高手,对半导体已经有研究的更好,化学专家,这也是必须要的,实验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配比,反应和腐蚀,是人才我都想要,最好是刚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之类的,毕竟这是做研究,我们需要的是高精尖的人才。”

李旭东很坦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局长提到嗓子眼的心稍稍往下了一点,“好,金陵有专家,清北也有专家,都是电子管领域的带头人,化学家也有,我这就给你调他们来,但是,你也得给我立个军令状,怎么样?敢不敢?”

李旭东心里有些腻歪,“制是肯定能制造出来,需要专家的协助啊,而且一两年内未必会有成果。”

“我只要你能制造出来,你就说敢不敢立这个军令状吧?”

黄局长是真怕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能,一定能制造出来,制造原理我都写出来了,多试验应该还是能造出来。”

李旭东肯定的回答。

黄局长得心终于到了正常位置,“明天,专家组得成员就会集中起来,你们在准备阶段多多展开讨论吧。

记住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是。

那第一步提炼多晶硅需要的材料和条件都准备好了么?”

李旭东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怪自己多嘴?还真怪不上,他哪里能想到国内还没有晶体管呢,这玩意后世都烂大街了,随便一个电器产品都有这玩意儿,制造出来应该不会太困难才是。

“地点已经准备了,就在轧钢厂的秘密车间里,所需材料都在准备,这点你可以放心,专家明天就会过来,你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嘛,我们知道科学不能着急,但是能快一天都是对国家建设的帮助。”

有句俗话叫万事开头难,总不能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啊,从零到一是一个过程,无数人还不得要领,李旭东却知道一些方法,比瞎子摸象还是好了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