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请莫要嫌弃此处简陋,这是我们县衙的一隅。”
……
到了县衙侧厅后,柳白依旧笑着接待着朱元璋等人。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他们始终没有移开审视的目光。
一路走来,二人察觉了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
凤阳府衙的内院竟比外头还要破败寒酸……
“柳县令啊……”
“哎,您比我年长,按理当尊您为长。
您喊我小柳或者柳白就行啦!总是称县令,听起来太见外了不是?”
“呃,那……小柳,这么称呼合适吗?”
“没问题的,随您高兴叫吧!反正您比我年长,不管怎么称呼都不吃亏。”
……
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朱棣在一边看着柳白仅仅凭借几句话,
就无形中与他们家那位老祖宗拉近了不少距离,简直看呆了。
这才见面不到一刻钟,
双方称呼上已经经历了好几轮递进。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言语的魅力吗?
“老人家,您此次到访凤阳城,不知有何要事?若是对凤阳城有任何陌生之处,尽管告诉我,定会为您解说清楚。”
这已经是柳白第二次与眼前的老人见面。
尽管不清楚对方的具体身份,但凭借着自身敏锐的直觉,他能够感觉到,眼前这位老人绝非等闲之辈。
经过多年的发展,凤阳如今已然处于瓶颈阶段。
若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引入新的力量。
而眼前的老人,显然已经成为柳白重点考量的目标。
‘为什么总觉得他在看我的时候,像在打量猎物一样?’
即使柳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谦逊态度,朱元璋仍不由产生一种被猛兽盯上的错觉。
他总觉察到柳白的意图似乎不单纯,却又无法确切指出到底是哪点不对劲。
尤其是当柳白以尊重长辈的口气开始讲话时,一系列礼貌的话语反而让朱元璋生出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仿佛成了对方晚辈一般……这种感觉颇为奇怪。
“柳县令对每个人都会如此热情吗?”
在朱元璋被弄得一时语塞之时,一旁的朱棣终究按捺不住开口了。
原本朱棣设想,柳白应当是个。。。嗯,难以形容的形象,总之作为一个能够提出诸多利民政策的人物,起码应该有些高人风范吧。
然而现在的柳白。。。
简直令他大失所望。
“哈哈。。。这位朋友此话甚是,在古人眼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诸位能来到我凤阳县,自是有缘。
各位也看到了,我凤阳县现在百业兴旺、百姓安居,呈现出一片繁荣气象。”
“凤阳县的兴盛乃是必然趋势。
此时进入凤阳,于诸位有利可图,对我柳某人来说亦是双赢之事。
如此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对于类似场合被旁人打断的情形,柳白并非首次经历。
于他而言,这不过是权谋手段之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