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 第十七章 轨道(第2页)

第十七章 轨道(第2页)

所谓“拥有过盛好奇心”的梁安,还在当着司机。

“我先说明,我现在一点都不好奇你给我提那样的要求究竟是有什么用意。第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第二我也没那么古板,第三点是因为提要求的人是你……你应该能明白我意思。但是江秋,你得给我个准话,守不守规矩。”

“我记得我应该没说我会食言。”江秋终于答道。

梁安差不多满意了。

少顷,江秋开口,“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你这种人会做这种工作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原来你会觉得有些事情很不可思议?”梁安倒是会转移话题。

江秋正说着,转头看了一眼梁安的脸色,“所以那天我看到……”

梁安像是回忆起什么事情,眼角的笑意都有了些完全消失的迹象,“正常人确实很难放弃这种记忆,你要理解。”

“可你并不像正常人的……”江秋努力的寻找措辞,一时有些迷茫,“表现。我应该是说的以前。”

“也许?”被最不正常的人说不正常,梁安这回事真的有些惊讶。

“比如破案很正常的陷入僵局,试图打破僵局。当然,有些路径并不是很正常。”江秋停顿了一下,这是他很久以来说完的一句最长的话,“比如你现在还在纠结李烈钧的过去。如果不是你确实好像这方面很有建树,旁观者的身份,我会怀疑你是不是只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梁安缓缓开口,“每一个人都像走在一条轨道上的火车。你启动,你发车;你变轨,它转向;你急刹,它暂停——当然,你也可能让它撞上岩石,车毁人亡。但这时候,问题就又摆在了你面前——这块石头从何而来。这就是案件调查的开端。石头是谁放下的,或者只是天外陨石从天而降?又或者只是偶然的想要滚在那里?这是许多调查里讨论的问题。”

江秋静静的等他讲。

“但那个驾驶员,为什么没有试图刹车。为什么轨道上甚至没有刹车的痕迹?”

车里陷入一片平静,只有空调发出细微的风声。

“人为。”江秋替他推断。

“在似乎顺畅的逻辑链中即使一点微弱的误差都可能是指引真相的路径。有一点,李烈钧家里少了一把刀,菜刀。这证明的问题是,他是有防备,而且握着刀开门的。”

“但面对一个同样带着匕首的‘客人’,为什么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即使身体状态不佳,连一刀都没有砍出来?甚至宁可在地上挣扎也没有动手,只是死死握着那把刀。”

“这不是因为他不够狠,而是因为他持刀,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决心对抗的目标不是那个进门的人。马俊如果带走了刀,那他一定会写进遗书加深自己的嫌疑——这是他最终的目的。但他没有这个拿走的必要,更没有写。”

“所以你这一次想知道的是,‘他究竟想要对抗什么’?你认为答案就在这一本名册里。”江秋转过头。

梁安却摇了摇头,“不止这些。我实际在找的,是那个清理现场,赶走保安,带走刀,叫来救护车的‘第三人’。他了解的东西太多,可他又不是局内的任何一个人。我希望理清这个人的存在,就需要彻底的了解为什么、有什么人会想要杀死李烈钧,又为什么会有这种途径。”

“关于这个第三人,我想知道,他和案件究竟有什么关系?他像幽灵一样神秘,又在每一起案件中徘徊出现,呈现出相当突兀的矛盾点。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巧合,这事同一个人。但这个人究竟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他到底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地步?”

江秋的眼神又有些迷惘。他依稀能感受到梁安的状态和他的认知相符,这家伙从来都不只是纯粹的破案人员,更像是理智上加码的真相探求者,但他似乎无法表达这一点。

同时,耳边响起另一个来自过去的声音。

“犯罪者常常在犯案后回到犯罪现场,这其实是一个限定条件相当多的常识。较为不自信的犯罪者会回顾现场的情况,不确定是否遗漏了什么证据;以杀人取乐,或者说有一定偏执心理的自恋型犯罪者,会欣赏他的作品。”

“所以,如果有同类存在,你想要探求他的过去,他很可能会直接出现在你的视野中。但不要怕,他的行为自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如果不能躲开,可以试着去接近他。”

……这实在不是平常普通的劝解方式。

江秋缓慢抬手,碰碰自己的脸颊。

他熟知自己的所有记忆,有的不是对自己所说,有的是对自己。他能察觉到转述这段话或许能代表什么,但他同样明白,这没有任何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