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3章 第3章(第4页)

第3章 第3章(第4页)

朱元璋反问回去。

转头一瞥自己孩子果真是虚弱得不行才意识到事情严重程度:"可是按照礼数,这本该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啊。”

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如此继续进行守灵仪式。

这让原本就有些不开心的朱元璋更加恼火,心里想着自己的儿子唯一不足可能也就是过分拘泥于规矩罢了。

遵守规则固然重要,但不能拘泥于成规,特别是对自己而言,他是自己的骨肉,未来的大明皇太子,将继任成为大明的下一任君主。

一个帝王只知道守规矩,真的是好事吗?或许在那些文臣武将眼中确实如此。

然而,在朱元璋看来,皇帝应当是规则的制定者,而规则则应由臣民来遵循。

皇帝的责任在于适时地冲破旧制,打破不合时宜的规矩,就像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开创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华夏数千年的格局。

此时此刻,朱元璋感到自己与当初的秦始皇心意相通。

他意识到,作为接班人的儿子过于墨守成规,已经深受儒家学者的思想侵蚀。

“你难道觉得自己这样做就是在尽孝了吗?”

朱元璋愤怒地质问道,“你错了,错得离谱!”

这句话使得朱标愣住了。

他错在哪里呢?

“你认为你母亲如果在天有灵,会因为她的离开希望自己的子嗣因此身心俱疲吗?这就是你的理解下的孝顺吗?这让我对你感到非常失望。”

朱元璋依旧气势磅礴地训斥着,仿佛一条龙在咆哮。

朱标跪着的两个儿子——朱允炆和朱允熥看到他们严厉的祖父这样的表情都吓得瑟瑟发抖如寒风中的鹌鹑。

然而,朱标的双眼中却慢慢淌下热泪,终于领悟到了父亲的意图和自己应有的行为。

随后他对母亲的棺木庄重地叩头以示哀思,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站起身,向他的父亲恭敬致意。

“我懂了,这就带着允炆、允惔回房歇息。”

随后他迅速带领两子离开了奉天殿。

朱元璋注视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长出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对爱妻的离去无比痛惜,更不希望亲儿孙因忧伤影响健康和事业。

转身间,视线扫到摆放母亲棺材那精致的金丝楠木棺椁上,他随心所欲地盘膝坐在了团蒲之前:“他们都睡去了,今晚就剩我和你相伴了妹子啊!”

正在此时,从宫殿外传来阵阵笑声和调侃。

“老大哥你这是不公平呀!从前你和嫂子结婚我们可都在现场助兴,今日又怎能少了我们的份儿?”

“没错没错,如此重要的时刻怎么也不能少得了咱这些哥们儿啊!”

话音刚落,两道强壮的身影迈入殿堂,原来是早年和朱重八一同裸背摸鱼掏鸟蛋的好兄弟。

一个是身居大明要职的大将军徐达,另一个是功勋卓著的开国重臣汤和,他们各带一壶酒走近朱元璋,并与之盘腿席坐在一起。

目光相碰,三位历经岁月的老朋友会心一笑。

“今夜,我们不再谈论君臣之分,只为昔日情谊而来。”

朱元璋提议到。

“正合我意,只论兄弟情深!”

徐达附声应和。

“好嘞!既然如此,按辈分我最年长,那我就该称一声大哥吧?”

汤和半玩笑地插嘴说,随即遭到了朱元璋的一番谑笑反怼,“去你的吧,还记得小时候你不就是被打得鼻青脸肿还要叫我一声哥哥的吗?”

三人哈哈大笑间,友情弥漫整个深夜的宫闱内庭。

“今晚我们就放下所有身份束缚,只做曾经那个山间玩伴吧!”

朱元璋再次说道。

“行了行了,承让承让,你说你是大哥,那总得让我当个二哥吧?”

“少来了,汤老滑头,看我不修理你!”

“哈哈哈,那就比划比划,谁赢谁是二哥,哈哈!”

“姓徐的,我早就不爽你了,今天非让你叫爹不可!”

在大殿中,这两位尊贵的大明超品国公就像街头的小混混一样厮打成一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