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血浓于水,可还有说法,生恩不及养恩。
从小没在身边长大的孩子,又能有几分真感情?
如果姜娆一事无成,她的父母会真心实意接纳她吗?
姜娆却道:“曼姐,我有一种预感,哪怕我没有大成就,只是这沧海一粟中最平平无奇的一个,我的父母也会很爱我。很爱很爱。”
然姐说了,姜家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她从未遗忘过小堂妹,而三叔也从未放弃寻找自己的侄女儿,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父母和哥哥到底去了哪儿,又在做什么工作,是否安全。
她当年从军区大院被带离,从黑省到了京市,除了变成小花猫外,没有缺胳膊断腿,也没有别的伤痕,身体依旧健康,是不是可以说明,那些绑架她的人,目的只是为了给姜家造成麻烦?
只是,这些都是姜娆的猜测,十多年前的她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儿,而且当时时局正好动荡,她的猜测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
在没有弄清楚这些关键问题之前,姜娆不会贸然和家人相认。
她不希望自己因为一时冲动,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说的没错。”顾欣曼道:“我们阿娆这么好,你的父母家人疼爱你,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
“那是,我值得被爱!”
顾欣曼没好气地送了姜娆一记白眼儿,“夸你两句,你还真就上天了?”
“这年头,说实话也不行了?”
两天后。
顾欣曼的炎症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用每天来医院换药,姜娆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病房里,偶尔陪戴安娜说说话,但更多时候在专心地学习政治。
大学肯定要考,并且不能因为政治成绩拖后腿,影响到她将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戴安娜一开始有些待不住,虽然住的是单人病房,但空间就那么大,长时间不出门,她感觉自己快要被憋疯了。
可看到姜娆在专心学习,戴安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也静下心来,学习汉语拼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刻苦学习,戴安娜已经能说些简单的词语了。
“我是不是很棒?”戴安娜用生涩的普通话问姜娆。
虽然句子说的断断续续,但毕竟刚开始学,能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难得了。
姜娆夸奖道:“你很棒,学的就比托儿所的小朋友慢一点点。”
“我是外国人!”
“嗯,骨子里流淌着华国血液的外国人。”
戴安娜:……
她说不过姜娆,闭嘴还不行吗!
正说着话,戴安娜的主刀大夫来查房了。
“今天感觉怎么样?伤口处有没有疼?”
戴安娜摇头,语气间难掩激动,“我感觉,我已经康复了。”
虽然说的很慢,但她依旧选择了用普通话和医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