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胡惟庸,都不在意保密,也不在乎外界的议论。
所以,时刻关注皇宫动态的文武百官们很快就知道了。
但这件事,落在不同人眼里,由于各自的身份、地位和见识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在李善长府上,李善长正是一脸轻蔑。
陪伴他的依旧是那个忠心的老郑。
此人默默无闻地跟随李善长已有二十年,深受信任。
李善长在他面前毫无隐瞒。
得知胡惟庸因主持恩科得了皇帝的赏赐,结果自己却变成私占,李善长毫不掩饰对他的鄙夷。
“老郑,你看看,胡惟庸这个家伙果然就是徒有其表的废物。”
“这样一个恩科主考的位置,看他做了什么?”
“出些怪题,得罪天下读书人!”
“哼……”
李善长毫不客气地嗤笑了一声,摇头表示不屑。
“这分明是陛下给予他的良机,用来收买人心,他竟敢这样对待!”
“原本胡惟庸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安坐不动,看着恩科顺利进行而不生波折,他在士林中的声誉便能直线上升。”
“甚至一场恩科下来,今年几百名新晋士子都会尊称他为恩师。”
“然而,他倒好,不知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故意为之,竟然搞起了所谓的为国选才之事。”
“这下可好,将天下的士子全都得罪光了!”
“前几天,别说其他地方了,就连应天府的学生都在咒骂他。”
“啧啧,到最后得到什么呢?不过是一些女子罢了。”
“他到底图什么?”
“真是个毫无头脑的笨蛋!”
李善长对此简直是又气又恨。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嫉妒。
本来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这一派系去做,要是郭明义出面,那该笼络多少士人,撒下多大的关系网啊。
结果阴差阳错落在胡惟庸头上也就罢了,他还偏偏搞出这么一出。
不仅得罪了天下士子,只带回了几个女子?
就算是倾城佳人,也不值啊。
所以,李善长觉得自己的嫉妒之心都要生疼了。
旁边的老郑也是义愤填膺地附和。
虽然他隐约觉得胡惟庸可能有别的打算,但始终无法抓住重点。
毕竟胡惟庸这次,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得罪了天下士子。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借口或想法,他出了那道怪题,坑惨了一群考生。
今后在士林中的名声,肯定是不会好了。
即使有其他谋划,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
更何况,主人李善长都已经开口责骂了,他难道还要替胡惟庸辩解不成?
一时之间,李善长府上的书房中充满了主仆二人的嘲讽声。
而在距离李善长府邸四条街外的另一座府邸内,听到管家汇报胡惟庸行为的刘伯温却陷入了沉思。
挥退管家后,刘伯温神情严肃地端起茶杯,目光投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