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下看书阁>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9章 最后一道考题(第3页)

第9章 最后一道考题(第3页)

可现在……

简直无从下手!

首先是破题都成了难题。

谁能告诉他们这个从未见过的符号——这圈圈,在哪本经义里出现过?

为什么他们从来都没学过?

以往的单字题都是在经义题中,哪有策论题这样搞的。

什么叫策论?

只有涉及朝政、国政的事情,才属于策论该讨论的内容。

那么……围绕这样一个圈圈,他们该写哪方面的朝政才对?

最关键的是,怎么把这个题目和那些朝政联系起来?

正在这时,考场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呼唤巡考官的声音,所有的考官手忙脚乱地应对着考生的各种问题。

“大人,这题恐怕是漏印了吧?”

“大人,我的答卷并无大碍,只是最后少了一道题目,恳请大人给予指点。”

“大人,我的卷子出了大问题……”

“大人,我有些急事想请教,这卷子……”

“大人……”

考场人满为患,又牵扯到考卷,即便巡考官们如临深渊般忙碌奔波,依然焦头烂额,最终只能在场内高声喊话解决。

好不容易安抚下来后,众考官愁眉苦脸地聚在一起,端详着手中的试卷连连感叹。

“真是单字题啊!连这策论我都觉得难以落笔。”

“没错,刘大人,这样的题目是如何拟定的?开科第一场就出了这种形式,那些学子岂不是要吃尽苦头?”

被称为刘大人的正是今年县里的主考官,此刻他也是一脸苦笑。

面对围住他的众人,他索性坦然相对,双手一摊。

“前面的事就不提了,那是我和礼部几位同僚商议的结果,大致沿用了往年的套路。”

“诸位清楚,我们做这些,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只求稳妥无误便好。”

“可谁想到,试题送到主考官手上时,那位胡大人随手加了这道题。”

“试问,谁敢否定主考官所出的题目呢?”

众人听罢,哭笑不得地摇头。

这怎么可能?

随即众人恍然大悟,罪魁祸首原来是那位前丞相。

想到他深厚的政治背景以及与皇帝的亲密关系,有人提出了疑问。

“刘大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毕竟胡大人虽已辞去丞相之职,但看皇上仍任命他为主考,这分明是皇恩未减啊!”

“这题目里,是否别有深意?”

提问之人是一名年轻官员,原意不过是借此卖个关子,先声夺人。

然而话音刚落,他便察觉到主考官刘大人震惊地盯着自己,竟连话都说不出来。

不仅他如此,其他人亦满脸惊恐,继而陷入沉思,表情僵硬如便秘。

不仅仅众多考官在绞尽脑汁,此刻真正感到头疼的,反而是那些参加考试的人。

有不少考生速度很快,已经完成了前面的试题,只是还没有抄录到正式的答卷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